依稀记得,我第一次跟戏曲接触,是很小的时候,隔壁村子里有“会”,奶奶说,“拿着小板凳,看戏去。”
小时候会有一些固定的日子,例如每月初一、十五,有“小会”,正月初一、十五,有“大会”。那时候村子里买东西不方便,每当有会的时候,附近村子里的人,都会相约去“赶会”。男人女人们是为了买家用物品,小孩子是为了找乐子、买平时吃不到的零食,而老年人们,是为了去看戏。
看戏的场面很像鲁迅笔下的“社戏”,戏台是临时搭建的,戏台旁边一堆小吃摊子,戏台上的人咿咿呀呀的唱着。网上找了一张类似的图。
我的老家在河南,豫剧盛行,老头儿老太太们酷爱听戏,而且只听豫剧。那个时候有个电视节目,叫做“梨园春”,每周日晚播出,我爷爷奶奶必看。我耳濡目染,也会跟着唱几句。
我们那里的小孩子,每个人都会唱几个片段,我印象最深的,是“穆桂英挂帅”和“花木兰”两折戏,这是基础入门戏,也是最经典的,小孩子都会唱。我现在还记得那几句朗朗上口的戏词:
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身
帅字旗飘如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
浑天候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可能是从小看戏的环境不好,戏曲给我的感觉就是:老人们看的,演员们穿着廉价的戏服,唱着难懂的戏文。因此,我一直没喜欢上豫剧,人为看戏就是老年人的事儿。
再次跟戏曲接触,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偶然间看了电影《霸王别姬》,被剧中张国荣“虞姬”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那一刻的感觉就类似“人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精致的人!”那扮相,那唱腔,那神情,那身段,瞬间就把我吸引了。人物一出来,姿势一摆,不说话,就能赢得一片喝彩。
因为《霸王别姬》,我喜欢上了虞姬这个人物,也对戏剧产生了兴趣。
那时候,我一直想看现实版的《霸王别姬》,看看现实的虞姬,于是天天关注着省京剧院的动态。有一次看到一个社区演出几折戏,里面有一出是《霸王别姬》,赶紧匆匆忙忙赶去看。还在散场后去后台找“虞姬”拍了合影。
后来去北京工作,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梅兰芳故居,看梅老先生住过的地方。看他生前用过的戏服。
每到一个地方,我就会搜一下当地有什么戏院。我了解到,北京有一个戏楼,叫做“正乙祠戏楼”,是现存的最老的纯木制戏楼,就在前门附近。那里经常有戏剧演出,于是,我就去看了《梅兰芳华》——梅派的五折戏。
虽然我之前也去京剧院看过戏,但那毕竟是现代化的舞台,更类似话剧舞台,第一次来到这种半个多世纪前建的戏楼,还是有些激动的。
一进门就与众不同,连门口迎接的招待,都是戏装扮相。《梅兰芳华》一共有五折戏——《贵妃醉酒》《洛神》《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天女散花》,每折戏之间,有穿着长袍的报幕人拿着手写的纸牌子报幕,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之前。
这次看戏,让我深刻意识到,京剧果然是高雅艺术。之所以很多人不喜欢看戏,可能他们对戏曲的印象只有村子里临时舞台上的咿咿呀呀吧。
虽然我对戏曲仍然不精通,但我享受于看他们的扮相,姿态,步伐,听他们的唱腔。他们每一个角色拎出来看,都是艺术。这种舞台艺术,跟隔着屏幕的演绎真的是很不同的。
大学的时候,参加过一个戏曲讲解会。主持者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戏曲的知识,并向我们展示了戏曲的魅力。但是,很多观众都有质疑,“戏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们认为,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现在人人都可以哼几句歌,谁会没事儿唱几句戏?我心里隐隐觉得这么说不对,戏曲就好像西方的歌剧,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虽然不是谁都会唱几句,难道不能用来单纯的欣赏?难道就要被淘汰?但是,我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主持的那个人,看着也很无奈。
现在的人,对戏曲了解的太少了。在他们的印象里,那是一种很远的东西,似乎是跟“爷爷奶奶”才能有关系。
喜欢京剧之后,我再听昆曲,后来又接触粤剧。都觉得有别有一番滋味。希望人们不要抱着先入为主的看法,直接排斥戏剧,有可能的话,去戏院听场戏,也许你就爱上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