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与盐
--浦东常见地名后缀考
清明祭扫途中,父亲说浦东地名中多以桥、行、团、灶为后缀。其中“桥”字好理解,江南水泽之乡河渠沟汊纵横交错,有水必有桥,以桥名为地名在全国也不少见。可这行、团、灶各是什么意思呢?回家后,翻了翻手中的资料,发现浦东地名中除了行、团、灶这三个后缀外,常见的还有路、墩、港等字。今天就来扯扯浦东常见地名后缀,也算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祭奠浦东的先民们。
一、不断拓展的海岸线
说地名当然要从地形地貌说起。上海地处长江之尾、东海之滨,长江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形成了数段沙堤。这些沙堤有个专用名词叫“冈身”。冈身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形成,是上海古海岸线,由隆起的数段沙堤组成,将上海地貌分成东西两大部分。冈身一线北起今嘉定外冈、南翔到闵行区莘庄、马桥、奉贤拓林,南至金山漕泾1。此后在沿岸流、潮流和波浪的共同作用下,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冈身以东的浅海地区形成了水下浅滩。大约在3000-1700年前在今浦东花木、周浦、下沙、航头一线存在一条北西向的断续沙带。它与宝山境内的盛桥、月浦沙带,共同形成了一条平行于西部冈身地带的古海岸线,简称下沙沙带海岸2。不过这片陆域地势低下,潮灾威胁严重,先人的活动范围仍局限在冈身地带以西3。
为了确保新形成的陆域安全,先民们开始尝试用人工修建的海塘来替代自然形成的沙带。唐开元元年筑捍海塘,起杭州盐官,抵吴淞江,长一百五十里4。此后不久,唐朝在这片陆域上建立了独立的行政区划。唐天宝十年,以华亭为县属苏州治……元和郡国图志云: 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嘉兴、海盐三县为之今邑之四境5。插句题外话,县名华亭源自三国时期东吴右都督陆逊的封号华亭侯。
到了宋朝皇祐四(1052)年,当时的华亭县令吴及主持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修堤工程,据吴及的墓志铭记载:在华亭缘海筑海堤百余里,得美田万余顷。岁出谷数十万斛。民于今食其利6。这条海塘最初被称为下沙捍海塘,后来为区分明代修的海塘又被称为老护塘、里护塘、内捍海塘、大护塘。随着老护塘的修筑,海岸线已位于原老宝山城和川沙、南汇县城,然后逐渐向西南转折至大团、奉城、柘林、金山卫一线。这条海塘形成的海岸线,表明了上海的版图基本形成7。
到了元至元二十九(1292)年,割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之地设置上海县8。明万历十二(1584)年,在老护塘外筑新塘,又称外捍海塘,俗称新护塘9。到了清雍正二(1724)年,两江总督查纳弼奏请清政府将上海县长仁乡划出建南汇县。1726年正式建县10。数年后,南汇县首任知县钦琏率众在外捍海塘基础上修筑了钦公塘,遏制了陆地的后退,并恢复了淤涨。此后,随着岸线的不断东移,又修建了王公塘、李公塘、袁公塘、人民塘等等。由于本文的重心并不在海岸线的变革上,因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二、号穷海,独饶盐
之所以在考据浦东常见地名后缀之前啰嗦了半天浦东海岸线的变革,其实想要回答一个问题,随着海岸不断东拓的先民们,到底是以什么为生的。明朝的顾炎武提及上海时说:沿海皆浅滩,物产不逮闽浙百一,俗号穷海,独盐利为饶11。清朝光绪年间编篆的《南汇县志》也说:沿海皆浅沙,海艘不能泊,故商贾不通,向赖煮盐之利12。可见浦东古时的支柱产业是盐业。
根据现有的史料,浦东的煮盐制盐始于五代,当时设立的盐场就在前面提到的下沙沙带一线。进入宋朝之后,在华亭县域之内先后设立了浦东、袁浦、青村、下砂、南跄五大盐场。后人根据宋代成书的《云间志》整理,当时的盐场有:浦东盐场,下辖浦东场、金山场、遮山场、柘湖场、横浦场;袁浦盐场,下辖袁部场、六鹤场、横林场、蔡庙场、戚漴场;青村盐场,下辖青村北场,青村南场;下砂盐场,下辖下砂南场,下砂北场,大门场,杜浦场;南跄场,江湾场。此外,在今上海地面的古代还有嘉定盐铁塘,宝山大场,崇明天赐盐场。以上合计21场13。上述这些盐场随着海岸线的变迁,场地场名也随之变化,流传至今的只有宝山大场。元初,下沙盐场的治所由本场迁往南场,时人改称本场为老场,后来改名为下沙,又称鹤沙;南场为新场,也就是现在浦东新场镇。这就是上海地名中“场”字后缀的由来。
制盐体制,自宋代基本单位是“灶”14。这主要是因为宋代中期改进了原始的煮盐方式,推广煎盐的铁盘。铁盘由数块铁片拼装成圆盘状,直径可达数丈,重万余斤。各块中的间隙,用泥拌石灰填塞。铁盘搁在用泥块砌筑成的、与铁盘直径相同、高约二尺的矮堰上,即为灶。灶内砌若干砖柱,以承搁盘块,留出烟门。盘上四周用泥、石灰、茅草混合而成的灰料筑成二尺高的围边,灌入浓卤,盘下灶内点火,以芦苇、茅草等为燃料,即可煎熬15。
由于制盐利润丰厚,是宋朝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因此宋朝设计了一套三级监督体系监管盐生产的全过程,自然也强化了盐户管理。北宋一灶约为20家盐户……熙宁年间将三至十灶组成一甲,集中管理。后来“甲”逐渐变为分场。盐使司在一个府设“盐使分司”,称为盐监。分司下辖盐场。每一盐场设一名“大使”(约为七品官职),统辖各场,监理十来个灶数百家盐户。松江分司辖十七个分场,约盐户3500家,灶丁约二万人16。由于集中管理,在灶的周围形成了人群的聚居,灶的所在地也就自然而然的以灶为名了。一灶(在新场镇坦直东南)、小二灶在(惠南镇北拱极路旁)、三灶(在南六公路上海野生动物园北侧)……六灶、七灶、八灶。在南汇地区东南角的书院镇还有里三灶、外三灶,周浦镇域内还有南八灶、东八灶。其中三灶镇、六灶镇在明末清初已经成为繁荣的集市17。这就是浦东地名中“灶”字后缀的由来。
元代也极为重视盐场的管理,在宋代司场灶三级管理的基础上归并灶座,新设了团一级管理机构。元代的下沙盐场监司陈椿在其所著的《熬波图说》中记载:各团灶舍,归併灶座,建团立盘。或三灶合一团,或二灶合一团。四向筑垒围墙,外向远匝壕堑;团内筑凿池井,盛貯卤水,盖造盐仓柈屋;置关立锁,复拨官军把守巡警18。换而言之,元朝政府用军事化手段,打破了原本一家一户分散制盐的格局,以“团”为生产单位进行集中制盐,以提高生产效率。
明朝虽然因袭元制,仍以团仓的方式管理盐户,但是浅海滩慢慢地向东延伸,盐场离海日远,煮盐成本日增。同时,由于淡水流入,上海近海海水的含盐量逐渐稀薄,“熬波煮盐”也就不行了19。整个浦东地区基本上只有下沙盐场还在制盐。到了正统年间,下沙盐场一分为三,下辖十一个团,后来归并为九个团,由最南端的一团向北依次命名,直至九团。明朝滨海地区按照图团甲三等纳税,一团因农耕制盐皆发达故称图团,在浦东方言中“图”“大”同音,因此又称大团,即现在的大团镇。而其他几个团随着盐业的衰退,逐渐成为农耕区域。清朝分设南汇县时,三团成为了南汇的县城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惠南镇。八团后来成为了川沙厅(县)的治所。五团则成了祝桥镇。这就是浦东地名中“团”字后缀的由来。
三、通江达海
陈椿的《熬波图说》分47个章节,每一节均配有插图、解说和题诗,详细记载了制盐的全部过程。后人对47个环节分成多少个工艺环节各有争论,但总体上说制盐有前后二道手续必不可少,一个是摊场试卤,一个是造盘熬盐。摊场试卤一般是在海边将海水引入事先修建好的摊场内,提炼成为卤水,再将卤水运输至后方的团舍或灶舍通过铁盘煎制成盐。无论是引潮入摊还是运卤入团,哪怕是最终制盐上仓都需要通过水路来连接团灶和江海,因盐民们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开挖出无数东西向引潮沟漕,久而久之,由于与盐灶相通,这些沟漕就被人们称为灶港。随着陆地不断东移,盐灶也随着不断向东迁移,原来引潮的沟漕需经不断地挖深、延长,才能达到引潮进灶的目的。后来,经过数百年的持续疏浚,不断拓宽,逐渐变成有利航运的河港。目前南汇地区的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还有盐铁塘、咸塘港、卖盐路港、运盐河、卖盐港、旧盐港、盐船港等,都是盐场留下的痕迹20。
港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字义是港口、港湾,但在古汉语中港字还有河流的意思,《康熙字典》引正韵:古項切,音講。水分流也。一曰水中行舟道21。浦东地名中保留了古汉语中的用法,以港命名河流。此后部分河流名转成地名,如三甲港、老港、新港等等,这就是浦东地名中“港”字后缀的由来。
有水路就必有陆路,特别是元明成团制盐后,从团舍到沿海的摊场之间都修有团路,便于往来运输工具、材料。而团路、灶港、摊场交汇之处往往会有盐户、船民、苦力、商人聚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小型的居住点,时人称之为路口。这些路或路口多以居民中的大族姓氏命名,如黄家路、邬家路、曹家路口、龚家路口等等。后来居住点不断扩大,渐渐成为集镇,原来的路和路口简省成黄路、邬路、曹路、龚路等等,成为地名。这就是浦东地名中“路”字后缀的由来。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不断地侵犯骚扰沿海地区,对盐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侵袭,下沙盐场二、三场的灶户大逃亡,仅剩一场还在产盐22。为了对抗倭寇的侵扰,明朝开始在沿海修建烽火墩台。从今奉贤区东南沿海起,往北每隔数里,垒土为墩……墩高可二丈,旁设营寨,屯兵把守,共设十七墩……以序数一以贯之,从一墩到十七墩23。此后随着海岸线的外移,又在新护塘之外修建了一些列的外墩。这些内墩和外墩往往设置在交通要害,久而久之慢慢成为人群聚居之所,形成了村庄和集市。而失去军事意味的墩名却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墩。这就是浦东地名中“路”字后缀的由来。
最后来聊一聊带“行”字后缀的地名。上海许多地名中都带“行”的后缀,如闵行、刘行、杜行、高行、陈行等等不下十处。而这些带“行”后缀的地方往往依水而建,且必有商店、作坊存在,市面较为兴旺。因此,这些地名中的“行”字应为商行聚集之意。在命名方式上或以当地的大姓冠名,或以最先开店者的姓氏起行名。
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下沙场全部停止烧盐。盐业的衰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24。但是盐业却通过地名、习俗等文化传承,在浦东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先民辛勤耕耘的印记。
甲辰清明 作于书如羽斋
1《冈身、水系与上海乡土民居》,黄数敏、谢屾、孙恒瑜著。
2《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张修桂著。
3《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张修桂著。
4《松江府志》,明顾清著。
5《云间志·封域》,南宋杨潜著。
6《护塘街》,潘建龙著。
7《浦东“扩长”的标尺:海塘》,谢国平著。
8《南汇县志》,上海市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9《浦东“扩长”的标尺:海塘》,谢国平著。
10《南汇县志》,上海市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1 《天下郡国利病书》,明顾炎武著。
12《光绪南汇县志》,清胡志熊主修。
13 《盐--古代上海的最大贡献》,赵震忠著。
14 《盐--古代上海的最大贡献》,赵震忠著。
15《浦东地名里的煮盐史》,陈志强著。
16《盐--古代上海的最大贡献》,赵震忠著。
17《浦东特有的老地名:灶、团、墩》,黄川著。
18《熬波图说》,元陈椿著。
19《一部浦东史 半部制盐史》,谢国平著。
20《一部南汇史 半部制盐史》,汪德康著。
21《康熙字典》。
22《一部浦东史 半部制盐史》,谢国平著。
23《浦东特有的老地名:灶、团、墩》,黄川著。
24 《一部浦东史 半部制盐史》,谢国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