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曼哈顿,人山人海,什么种族都能见到。1982年我来到这里,天哪!三十五年前,那时的总统是里根,他们的地铁很老旧。一百多年前他们就有地铁,除非你有的是钱叫出租,在纽约你先得学会坐地铁。上东城86街到了,往第五大道走,大家看见吗?那就是大都会美术馆。我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大都会美术馆就是我的大学。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不记得来过多少次,现在我还没从这儿毕业。好!《局部》第二季开始了,我是陈丹青。”
伴随着陈丹青儒雅而克制的念白,在维瓦尔第四季冬的第二乐章的片头曲下,《局部》第二季开始了。
这款在豆瓣评分高达9.4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和它的第一季一样,依然毫无悬念的不温不火。虽然总共超过6000万的播放量不算少,但是和其他综艺动辄一集就超亿的播放量相比,实在只能算小众。
节目全篇透过旅美画家陈丹青的个人视角,以串讲人的身份历数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数十件收藏珍品。从柯罗巴比松,讲到卡拉瓦乔;也会聊印象派的马奈塞尚一直到近代的马蒂斯毕加索。欣赏名画的精彩细节之余,还会辅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感悟。文案与念白,内敛而精准,克制又不失洞见。短短二十来分钟的节目,总是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一个老头子在那儿说艺术品,这种类型的节目国外很早就有。和他们不同的是,可能我是一个画家。这是我的节目好于他们的原因,也是不如他们的原因吧。”
陈丹青最近接受的一个采访中如是说到。
说起陈丹青老师,由于自身学过几年美术的关系。可以说初识的老师并不是这样的一个文化公知的形象,而是他的作品——《西藏组画》作为一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油画,在当时打破了人们头脑中已成定势的所谓“苏联派系”的风格。其绘画表达真实的生活,而摒弃了乌托邦式的主体思想。这也直接导致了之后中国美术教育的改变——产生一大批簇拥法国印象派和追求人文主义表达的画家,其中我的几位老师也是如此。
回到节目本身,就先得回到陈丹青这个人。
有一次事件被认为很是能展现陈老师的个性与为人。
2000年,陈丹青重返故土,回到大陆,且被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与博士生导师,但是在短短4年之后,却因为教育体制问题,愤然辞职,那年他51岁。
“我们不能单凭英语分数就把一个孩子粗暴的拒绝在门外!”连续三年因为英语成绩不合格而无法招入一个学生的陈丹青,以一封激烈言辞的辞职信,使自己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一个地地道道的叛逆者,并且与体制格格不入。这是当时在学习绘画的同学们心中对他共同印象。说实话,当时老师们对他风评不佳者更是有甚。
这几年陆陆续续的看过陈老师的一些访谈和节目,才逐渐发觉,说他“张狂”,其实是对他最大的误解或污蔑。这大抵是因为他的确有一些脾气与痞气。
“我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大都会美术馆就是我的大学…”一如他在《局部》中做为开场白的那句话,大多数的时候陈丹青都是自学美术,只是在中央美院接受了不超过两年的训练,所以他总说自己的节目是提供消遣而不是说教。
私以为,他口中的“不说教”才是这个节目最大的魅力。这样的节目有种能让人“静下心”的效用。世事大多如此,“不说教”才能“静下心”。
节目透过陈丹青独特的个人视角,再次观察一幅幅世界名画,通过层层堆叠的油料间,忽明忽暗的光阴中,窥寻创作者的一份心境或执念。这样的节目本身就是一次艺术熏陶,这比死记硬背美术史本身更重要不是?
而陈丹青更多的时候就像一个孩子,在《局部》中介绍自己心爱的玩具。隔着屏幕,却能感同身受他的如痴如醉。但是一份克制和警觉又总能避免自己进入教条与偏见的误区。精准的把握自我与受众的关系,刚刚好的温度,却让人觉得有滋有味而意犹未尽,也是这个节目受人喜爱又同时小众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