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教授分享了《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想要数学要学的好,必须要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数学教师要掌握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是其他的科目所不能代替,所学的知识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认知。
跟着汪教授根据数学内容和文化走进数学,从课例研究开始分享,课例研究分为:实施与评价、理与写作、选题与准、研讨与设计。
怎样做课例研究?例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角?从关系的角度,形状的角度,发散学生的思维,请你画一个角。
从质到量,很有意思,图中鸟妈妈说那个宝宝嘴巴张得大,就给谁吃虫子让学生来理解角的大小,直观有意思,容易理解。
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让学生来探究角的分类。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为什么比直角小的角称为锐角、比直角大的角称为钝角呢?如何进一步再走进关系这个环节呢?老师通过几何画法,角的两条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角的大小就发生变化。老师引导很关键,教学设计新颖,符合孩子年龄发展特点,形象直观,学习数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原来可以这么有趣。
圆的初步认识中把圆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个过程:
一、从两首唐诗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见过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圆的。二、画圆——这是古巴比伦人画在泥版上的圆,你觉得他们画得好吗?他们没有画圆的工具,所以画不圆,选一种工具画的又快又好。三、识圆——圆的条件,圆心、半径。让学生选择更喜欢哪一个定义?体现了数学的多元性。四、用圆——在游戏中学生排成一排套圈这样公平吗?很显然是不公平的,应该围城一个圈来进行才是公平的。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本学期幼儿园我们中班的孩子也有认知图形的逻辑与思维的课程。我的课件是在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而创作的教学辅助课件 。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运用到认识图形的复习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本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我始终把孩子们放在一个故事情境中,以游戏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们猜一猜,老师带来的一个百宝箱,箱子里都有那些图形宝宝?例如:什么图形是圆圆的没有角(从形状来认识圆形)什么颜色的?(感知图形的颜色)
我利用百宝箱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百宝箱导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跟着图形宝宝去图形王国做客,孩子们很高兴、很积极帮助图形宝宝解决问题、观看演出、最后送图形回家。
让孩子们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通过活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感知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个环节:让图形宝宝邀请小朋友去图形王国做客。小朋友要来超市帮忙挑选和图形宝宝形状一样的物品帮图形宝宝买回家。(圆形)
图中都有哪些物品?要帮圆形宝宝挑选和它形状一样的物品带回家。(钟表、扣子)课件画有路径,圆形物品直接显示在圆形里。
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说说生活见过什么还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生活经验特别丰富,有的孩子说井盖、有的孩子说汽车方向盘、有的孩子说盘子等等。小朋友们依次帮忙挑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把和自己形状一样的物品买上。每个环节过后都要进行小结,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个环节:从超市出来经过了游乐场,游乐场的魔术小屋是由图形宝宝担任小小魔术师的,你们见过变魔术吗?是什么样的?看看他们能变成什么样呢?小朋友们满心期待跟着图形宝宝一起走进了魔术小屋。
随着魔法棒的转动,图形开始变变变,观察图中变成了什么?(变成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它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小朋友找出对应的数字贴到黑板上来表示。
小结:魔术很精彩,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图形娃娃们的精彩表演,它们变成了好多小动物,有小鸡、小花、小鱼。
第四个环节:幼儿操作,送图形宝宝回家。出来太晚了图形宝宝要回家了,小朋友们每人一个图形,找和自己图形一样的房子把图形送回家。
现在我们已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教学时代,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的特点:从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能力;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从关注技艺转变为关注文化。要走进幼儿的生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来选择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又要注重幼儿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数学教育才是真正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