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来低人一等,底层人家日子艰难时,女儿也无非是商品。纵然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主王女,也不乏沦为政治联姻的工具。
为奴为妾 任人发落
严监生的小妾姓赵,其名未知。娘家有兄弟赵老二在米店里做生意,侄子赵老汉在银匠店扯银炉。当初不知因何将赵氏卖为妾室,在赵氏被严贡生逼迫时,叔侄二人一方面惧怕严贡生的淫威,另一方面也怨恨赵氏与王家兄弟更亲近,都不愿或不敢为赵氏出头。赵氏的出身决定了她为奴为妾的命运,不会有人为她出头撑腰,天大地大,背后空无一人。
命运的齿轮从她生下儿子开始转动。作为小妾,她是主人生孩子的工具,而她这个工具交出了一份满分的答卷:她为四十多岁的男主人生下了唯一的儿子。此时作为妾,她仍然是奴仆,连亲生的儿子都必须算在大娘子的名下。赵氏即使心有不甘,但也必须恪守本分。“或打或杀或卖”是主人对奴仆的特权,她但凡有不轨之举,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她表现的老老实实,将来万贯家资都是她儿子一人独有。
这时女主人王大娘子生病了,赵氏的心活泛起来,运筹谋划或许有逆天改命的机会,毕竟她手中有牌,如果打的好,或许会打出王炸的效果。
抓住机会 一朝逆袭
王氏大娘子一旦病故,凭着万贯家资,严监生很有可能再续娶一位大娘子,赵氏继续做妾。继续做妾倒还罢了,可万一新的大娘子生下儿子……赵氏不寒而栗!她连自保的资本都没有,又如何去保护儿子?
相信在王大娘子病倒的时候,赵氏这些想法就已经在心中千回百转。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自己成为正房娘子。
如何由妾而转成为正房娘子?
第一关要男主人严监生同意
如何说服严监生同意,小说里没有细加描述,但这一关肯定经历了重重试探,要讨得严监生的欢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投其所好。人心最难测,何况是一个有钱的即将死老婆的中年男人的心。如何曲意逢迎小心翼翼卑微试探百般讨好?
第二关要攻克大娘子
王大娘子并不傻,她与严监生结婚多年深得丈夫的敬重和信任。夫妻二人共同节俭勤劳持家才能积累万贯家财。如果王大娘子能生儿育女,那也就没有赵氏什么事了。
王大娘子病倒,赵氏的机会来了。先是在床前侍奉汤药,极其殷勤。而后抱着孩子在床脚头坐着哭泣。再然后表示愿意“求菩萨把我带了去,保佑大娘子好了吧!”几分真心?几分假意?王大娘子心里能不明白?“王氏听了,也不答应。”“赵氏含着眼泪,日逐煨药煨粥,寸步不离。”
能不能感动上苍在其次,首先要感动的是大娘子。于是赵新娘每夜摆个香桌在天井里哭求天地,要替大娘子死。王氏听了:似信不信。
次日晚间,赵氏再次“又哭着讲这些话”。王氏到底心软:“何不向你爷说,明日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赵氏忙叫请爷进来,把奶奶的话说了。”严致和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
至此,赵氏把两个最关键的人物游说成功!王氏首肯,严监生亲自出面,银钱开路,赵氏转正的相关事宜迅速操办起来。
严监生能积累上万家资,他虽然胆小但熟谙人性,经过一番运筹谋划,赵氏终于获得王家的认可,与王氏成为理论上的姐妹,以小妾的身份转成正房,并得到家族认证,实现阶层跨越,达到人生的高光时刻。
风云突变,陷入险境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很快严监生追随王氏去了,赵氏失去了她坚定的支持者,但她还是“正经主儿”的亲娘,谁也动不了她儿子的地位。可偏偏好好的儿子得了天花,不过七日死了,这是抽筋剔骨剜心之痛,是她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大绝望,是塌天之祸。
可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
赵氏只能打起精神,按照当时习俗,过继一个夫家的侄子来“承嗣”。赵氏是聪明人,但她更多的是在内宅生活,她不了解“儒生”们的“纲常”“仁德”。所以她会认为按照世俗过继大伯家的第五个儿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她对王仁话里话外的意思“摸头不着”。
严贡生不仅不答应过继第五个儿子,甚至连赵氏正房的地位也要褫夺。
娘家是靠不住的,兄弟和侄子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人,也不愿意真心帮她。
丈夫愿意护着她,当初为了帮助她转正,亲自找两位舅爷商量,花了一大笔银子,又遍请诸亲六眷见证。经济上也给予她充分的自由。可老天爷带走了他。
儿子是女人的靠山,可是老天把她的儿子也带走了。
家人奴仆支持她吗?呸!“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一个妾凭什么过上好日子!墙倒众人推的机会来了。
她还有什么?她只有一个严监生正妻的身份。如果再失去这个身份,她只能重新回到奴仆阶层。
绝地求生 殊死搏斗
严贡生是讲肛肠(纲常)的人,王德王仁也是把纲常挂在嘴上的人。赵氏原以为她死心塌地贴补王家兄弟,王家兄弟就会为她撑腰。可赵氏不读书,不懂儒林的纲常,王家两兄弟连亲妹子踩到了奈何桥边都不挂在心上而一心忙着数钱,何况她这个外人。严监生知道如何调动王家兄弟的积极性而赵氏不知道,王家兄弟是不见金钱不表态的人,想要让他们与赵氏站在同一战线,那相应的价钱必须到位,光平时的小恩小惠是不行的。
赵氏只能为自己奔走呼号。
双方博弈,历经几个回合。
第一回合:
严贡生二话不说直接强占所有财产。
赵氏一乘轿子告到县衙。
汤知县批:“仰族亲处复。”就是要同族的长辈亲眷们处理这件事情,然后给县里回复处理结果。族长不敢得罪严贡生,王家两个舅爷没捞够好处,娘家的兄弟侄子在盘算得失,赵氏只能隔着屏风与严贡生理论,两人幸亏隔着屏风,不然早掐起来了。等复呈到了汤知县那儿,恰巧汤知县也是妾生的儿子,看到这些人合伙欺负小妾自然不高兴。
“赵氏既扶过正,不应只管说是妾。如严贡生不愿将儿子承继,由赵氏自行拣择,立贤立爱可也。”
第一回合赵氏胜。
第二回合:
严贡生不服汤知县的批语,写状子到府里去告。
府尊虽不是妾生的,但是也是有妾的,看着觉得多事,“仰高要县查案。”知县查上案去,批了个“如详檄”,即“维持原判”。
第二回合,严贡生没赢。
第三回合:
严贡生到省赴按察司告状,司批“细故赴府县控理”。翻译的直白点就是:你小子越级了,这点小事滚回去告去。
第三回合,严贡生还是没赢。
第四回合:
严贡生想道:“周学道是亲家一族,赶到京里,求了周学道在部里告下状来,务必要正名分。”
严贡生为了强占赵氏财产,要到京城找周进帮忙,行官场那一套把戏。
故事结局在第18回有交代。
浦墨卿问三公子道:“严大先生,我听见他家为立嗣有什么家难官司,所以到处乱跑,而今不知怎样了?”三公子道:“我昨日问他的,那事已经平复,仍旧立的是他二令郎,将家私三七分开,他令弟的妾自分了三股家私过日子。这个倒也罢了。”
这个结果是别人从严贡生的口中转述来的,小说家在此留了点悬念,严贡生的话多少是真多少是假?
此处略作探讨。
赵氏是女子,不能到处乱跑。严贡生则四处溜须拍马阿谀逢迎,小说18回交代他与范进同船离开去了广东,说明他最终还是搭上了范进周进这条线了,以当时官场的情形范进的油滑,立嗣官司重判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恐怕不会判赵氏仍然为妾,否则赵氏就不会有财产,严贡生也早已吹嘘上了天。所以赵氏仍然是严监生的正房继室娘子,财产比例可能是55或其他,而严贡生吹牛为37。严贡生的二儿子在赵氏活着的时候不养她,但赵氏死了要负责安葬,遗产则归严贡生的二儿子所有。(纯为推测,未必合理。)
无论如何,赵氏是《儒林外史》中第一个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而极力抗争的女子。她敢于谋划,敢于争取,不愿任人宰割坐以待毙,拼尽全力也绝不退让,其勇气可嘉!不知吴敬梓老先生当初是以何种心态来看待赵氏的?
2023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