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气势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今天,我们通过阅读散文家梁衡的文字,来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二、整体感知文本,初步感受文中所描绘的壶口瀑布壮阔、雄伟的气势。
现在,请快速默读课文,圈划出能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
(一)初识壶口
1.如果说李白《望庐山瀑布》里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仰视的话,那看壶口瀑布是用什么视角呢?第二段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观察壶口瀑布的角度?
明确: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望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2.因观察角度不同,瀑布给人的印象不同,感受不同。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带来什么感受?
明确: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惊心动魄)……
3.你觉得怎样朗读才能用声音传递出壶口瀑布危险、气势磅礴的特点,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感觉?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
(二)再访壶口
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结合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圈划出的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前后桌分组讨论、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要圈划这些语句。
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回答:
我认为“----”词语写出了壶口瀑布“----”的特点,朗读时需要重读。
我认为“----”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壶口瀑布的“----”特点。朗读时用“赞叹、陶醉、激动、喜悦……”的语气,用“高昂、适中、低沉”的语调,用“急促、轻快、舒缓”的语速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分工合作,明确谁负责解说,谁负责朗读。
示例:(1)(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明确:句中用了“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这几个动词要重读。
(2)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明确:运用叠词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排山倒海、湍急、汹涌的特点。朗读时语气急促,语速稍快。
4.播放壶口瀑布视频,进一步感受壶口瀑布的壮阔气势。
结合视频范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4.播放背景音乐《赤壁怀古》,齐读第三段(从“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开始)、第四段内容,感受壶口瀑布的壮阔气势。
四、感悟文本,理解主题
通过刚才的交流、朗读,我们已能初步感受到壶口瀑布水势的浩大、湍急、汹涌,也能初步感受到壶口瀑布给人带来的一种雄壮、勇往直前的气势。想一想,作者在这里仅仅展现黄河的阳刚之美吗?
1.朗读第五段,感受黄河的柔中带刚、坚忍不拔的意志。
补充《道德经》里关于水的描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在“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这句中,作者用“她”字来代指黄河,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作者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作者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3.齐读最后两段,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感受中华民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结: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它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自然品格,孕育出中华民族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勇往直前的伟大品格;黄河,千百年来生生不息,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继往开来。这些,恐怕就是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所以,读借景抒情类的散文,我们不仅仅要关注那些优美的写景句子,体会景物的特点,恐怕还要善于透过文字,看到背后隐含的作者情感及其写作意图。
五、作业
1.摘抄、背诵一段喜欢的语句;
2. 请以《我心中的美景》为题,仿写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