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也会长大,不过是朝着童年的方向。 ——阿多尼斯
前段时间在看的一部剧《This is us》,讲述了一个小家庭里面每个人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成长。剧里的Jack与Rebecca是一对感情深厚的夫妻,影片一开始是怀着三胞胎的Rebecca在准备生产。最后在医生的帮助下,保住了其中的两个,然而还是有一个没能顺利生下来。遗憾难过的两个人,却非常巧合的遇到了被遗弃的同一天出生的Randall。
像这种家庭剧,要吸引观众,在中国的习惯是制造非常多的戏剧冲突。然而这部剧完全没有那种套路式的冲突。当然该剧采用各种插叙、倒序、双线推进的技巧还是让这部剧增色了不少,可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三胞胎各自的个性以及因此而来的命运(记得在刚上大一时,老师就跟我们说,如果大学4年你们能够形成一定的专业性的眼光和思维,那么你就没有白学,如果是这个原因,那我该庆幸了,啊哈)。
三胞胎分别是:一直烦恼自己体重的Kate;英俊且当红的肥皂剧男演员Kevin;以及衣着光鲜亮丽的顾家生意人Randall。
成长是一部很长的历史。对于Jack与Rebecca这对父母来说,一下子要面对3个小孩,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都想做好自己的角色,然而总觉得力不从心。而对于这3个孩子来说,他们之间不可避免的,竞争非常明显,每个人都想赢得父母的关注。Kate以及她的肥胖,Kevin的质问和委屈,Randall的完美主义,他们通过这些也确实部分地赢得了爸妈关注。看到这里,想起了我们的小时候,那样的努力,那样的想去做一个好孩子,不也是特别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吗?
剧中让我感动的细节有很多很多,当Kate被同伴们嘲笑排挤的时候,爸爸的安慰与鼓励;当Kevin因没被注意到差点溺水而质问的时候,爸爸诚恳的认错和道歉。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以前父母也是以这种态度对待我们,那该多好!然而这只是如果,过去失去的,已经发生了,要是沉浸在过去,那么必得要以后慢慢讨回来的。
所以剧里面关于和解,提到了很多。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Kate长久以来对自己形成的自卑,造成不敢去爱;Randall对自己完美主义的压迫,Kevin上台前的紧张与习惯性的自我贬低,他们都有自己所要处理的伤,也是自己所要承受的部分。还有与父母和解,不再去埋怨,而是慢慢过上新生活。Randall对自己亲生父亲的逐渐原谅,对妈妈瞒着自己亲生父亲的事的理解;Kevin对自己继父慢慢的接纳。
确实,过去的经历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尤其是童年经历)甚至塑造了你的人格,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伤,它影响了你的人生底色。
从文学的角度,当我们提及童年的时候,涌现起来的仿佛都是无忧无虑、金色烂漫。童年,它无疑是一个美好的词,它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纯真,代表着永远逝去的情怀。
然而,在心理学看来,童年时留下的创伤甚至有时超越了这种天真纯粹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在进行心理分析的时候,特别重视童年经历的作用。这造成了之后的心理学家甚至把这种影响推算到更小的0-1岁。童年对人的影响不可否认。所以,KY教主那篇文章《所以,一切真的都是童年的错么?》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甚至在豆瓣专门有一个“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的豆瓣小组,网友在里面讨论了在儿童时期自己的各种伤害。知乎上“童年阴影真的会相随一生吗?”这个问题得到了数千个网友的关注与回应。 他们的话语总是让我们不能不为之深深的触动。
“父母一生在等着我们向他们致谢,而我们却一直等着他们向我们道歉”
“就算你已经释怀,但是 午夜梦回的时候,它经常会悄悄到访”
……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是谁的错。每个人一定程度上都是上一代的受害者,怎样去停止或者改善这种代际传递的家庭脚本很大程度上成为心理学的任务。
在当下这个社会,破碎的事物是那么多,我们急需要去各个层面去寻找自己,整合自己,而向童年挖掘、求索成为了一个线下很流行的方式。然而这种或大或小的童年创伤不应该让我们成为“祥林嫂”的理由,既然我们还有生命,那么就不可磨灭生命的顽强。这些并不能妨碍我们继续去追求幸福,妨碍我们的只是不能去哀伤,不能去告别。
然而突破那种我们非常熟悉的不良的行为模式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甚而有些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可能真的像松子一样,最后只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叹息了。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童年时的经历到底是怎样给自己现在造成影响的: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经历那些磨难、痛苦并且把它转化为令人惊艳的才华?而有些人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甚至认为全世界的人都亏欠了他?
认知学派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同,如果他们是积极正向的,并且坚信自己能够获得好的结果,那么这些痛苦能够逐渐地升华为一种财富,反之,亦会获得相反的结果。而这涉及到一个专业术语“心理弹性(Resilience)”,也被叫做修复力。在此我不再加以赘述,详细可自行百度或者参考心理弹性:我们如何应对人生变故?
而对于能理解人最深的学科——精神分析学来说,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未获得一种爱的表征或者没有形成健康的自体,也就意味着他的内心是很空的,他的内心既没有住着一个有爱的客体形象(可以在他孤独无措的时候给他支持的一种形象),也没有一个功能足够强大的自我来帮助他处理他的痛苦、哀伤和焦虑。而这是非常可悲的。
往往在意识层面,童年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欢乐居多,也许这就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个恩赐吧,让我们在回忆童年的时候不至于那么伤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