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开满全城的节日,本届奥斯卡最大热门电影《爱乐之城》登陆天朝银幕。当眼睛与耳朵被最高规格接待的背后,似乎人们已经忘记了谈论这部电影包裹其中的俗套至极的故事内容。
电影,是一种大众消费。它与所谓的歌剧、绘画、书法等各式艺术有所不同,相对于影视评论很少看到自媒体或普通人对这些艺术文化的点评或推荐,这些对于观众所达到的鉴赏能力还是有所要求的。
电影就不同了,评论几乎零门槛,随意注册一个平台个个都是影评人了。但真正的评论一部电影,能够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让听者哑口无言的有几个?所以我从来不敢称自己写的是影评,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资格,看了几十年电影,现在开始写这几十篇文章不过是属于自己的观后感罢了。
拿这部大热影片《爱乐之城》来说,虽然故事情节很老套,但我的观影过程却是无比愉悦。导演用画面和音乐创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视听享受,但如果将这种视听享受化为文字表达出来,我,做不到。电影中的原声音乐非常好听,但爵士乐我一窍不通。电影中的舞蹈编排赏心悦目,但画面镜头的运用及舞蹈动作的设计要求我仍旧一窍不通。说到这里我想起看到的关于《爱乐之城》的评论文章,满纸也不过是各种新闻素材的堆砌。真正从歌舞片中的音乐和舞蹈方面详细解读的有几个?
就算对电影主题解读也需要对类型片有着属于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对于像我这样的半文盲想试着去解读《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等电影中的天文物理呈现那属于天方夜谭,让一位马克思共产主义信徒去解读《耶稣受难记》、《十诫》保准狗屁不通,让在校的高中大学生去分析社会伦理片中家庭、人性、死亡等诸多方面一定会有所欠缺,因为阅历不够,一个未婚的单身少年怎么能够真实的分析生活片中出现的丧偶、教育、养老等诸多内容呢?
所以,承认自己的不足找准自己的定位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最重要。今天为什么说这些看似与《爱乐之城》不相关的话题,是因为我每看一部电影之后都喜欢读一些公号或影迷朋友们写的文章,有时半天时间几十篇读下来感觉是浪费时间。做一个复读机很容易,只要将电影故事重新叙述一遍再加上演职人员介绍就够了,只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泯然众人矣。我从来都相信一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电影别太在意别人的感觉。豆瓣评分上9的就没有人打一星二星了?别人的观感最多是一个参考,自我感受最重要。
对于我来说,《爱乐之城》除了贡献了几首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两段浪漫温馨的舞蹈之外真的没有留下什么更深的印象。尤其是在剧本一栏,我更倾向于前几天观看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卡西的演技也完爆高司令,不过石头姐的表演确实水准十足。在看完电影之后我忽然想起了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这部近年来稀有的华语歌舞片,当年我是在网吧里流泪看完的。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关于录音机的段落……
两个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在繁华都市里为了梦想而奋斗。可是现实的无奈让二人分离再见已是时过境迁。这样的故事设定多亏了电影最后那段对往日改变的幻想段落救场,才不至于在庸俗之路上一行到底。
很多年前我认识两个小女孩,都是花季少女的年纪。她们俩走在大街上也会遇到星探递名片。一位少女的气质像极了奥黛丽赫本,那羞涩温婉的模样让人看了有一种想保护的欲望。另一位简直就是饰演黄蓉的不二人选,与黄蓉一样的二八年纪一样的俏丽容颜一样的伶牙俐齿一样的银铃笑声。
两人一起去报名花季艺校,充实着自己的业余生活憧憬着未来的日子。只是命运往往站在现实的那一边,多年后的小赫本嫁给了一个平平常常的男子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多年后的小黄蓉漂浮多年也选择了一个并不满意的婚姻生活。
看不到未来,是太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跟恋人所说的话。有些人说过之后如愿拥有了想要的生活,有些人说过以后依然过着从前的日子。
《爱乐之城》的最后,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只是这份成功能够分享的喜悦少了一个陪伴。高司令终于有了自己的爵士酒吧,石头姐的广告牌也闪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没有人会在意巴黎之后的故事为何就这样转了风向,每一个人卑微的抵抗着所谓的命运之手,谁的故事都是按照自己向往的剧本所写的呢?
曾经看到一张壁纸,上面写着“爱情到了最后,放屁都是分手的理由” ,深以为然。只是分手,从来都不是感情的结束。
高司令的琴声少了最后一个音节,有人说这意味着爱情的不完美。酒吧招牌的字母仿佛诉说着这个男人对过往深深地思念,望着转身离去的旧爱,一个微笑已是尽在不言中……
如果……如果……
如果可以重新开始,一切是否将会不同?
电影是个造梦的艺术,就像《吹梦巨人》中那位善良的老人,电影给了所有人重新来过的机会。导演在《爱乐之城》里给了我们一个想要的结局。只是这个别致的“戏中戏”像一个吹起的肥皂泡,满足了人们的片刻幻想仍旧承受现实的耳光。
人生就是这样,在并不如意的生活中去幻想一个内心向往的白日梦,哪怕片刻也好……
说了一些只言片语,又好似什么都没说。这些不过是对昨晚观影后的喃喃自语罢了,说给懂的人听……
《爱乐之城》在这个情人节,可能是恋人们最合适的一部电影了,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