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朋友见面聊天,得知几位熟识的朋友最近在上一些心理疗愈方面的课程,是因为发现自己的儿童或是少年时期的生活有一些缺失,或是没有得到充足的,而导致现在的生活有一些问题。希望现在可以找回曾经失去的东西。
这几个人都是生活上十分积极向上的人,也希望在修复过去的一些伤痛后,可以变得更好。我与聊天友人自然也是很祝福的。尽管在此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下,我知道,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句式出现:如果在我小时候我的妈妈没有对我太严厉的话,如果在少年时期没有活的太压抑的话,我现在一定如何如何了。
这样的句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之所以这样熟悉,是因为我自己也曾有过如此这般的念头。
聊到这里的时候,我和朋友自然也回忆起我们的童年。她过得太懂事,总是怕大人们生气,凡事都在内心演好长一个戏,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我知道她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但是在过去的习惯之下,而让她在一些阳生的场合,显得有些难以接近。小时候过的太过孤独,能想起来的片段,总是自己一个人呆着,显得笨着而又冷清。
她说,如果时间能倒退到那时候,她一定不那样过。一定要过一个正常小孩子过的生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凡事不自己瞎想,一定多跟家人沟通。她说,如果我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以至于到现在才渐渐的知道怎么样跟家里人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尽管这一段内容听起来颇有些心酸,但是她脸上带着笑意,我知道,她内心已释然。即使是花了更多的时间来疏通这本来就近在咫尺的关系。
我也有想过如果时间倒转到儿童时代,我会不会选择另一种热闹的方式来渡过?去跟更多的小朋友们玩?去讨得亲戚朋友的欢心?在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后,我的答案是不会。
想起另一个朋友跟我讲起他表哥的事。他的表哥在外出工作的近5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回过家。在这几年里,他从北到南,四外奔波,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过的相当因难。坚决不见自己的父母,会跟其它亲戚联系,联系的内容多半就是一个控诉父母的过程,从小时不准他玩游戏讲起,到上学的严格要求,到自己去哪读书的选择,说是父母控制了他的生活。现在让他没有主见,做任何事都坚持不下去。他说,如果不是自己父母,现在一定是会过的很好。他一年又一年的重复这些说词,一年又一年的不务正业。
一个年近30岁的男子,把现在生活的一切现状与困境归结于父母,听起是让人寒心的吧。尽管,他父母曾经的管教方式,的确是不太妥善的。但是,一年过去,三年过去,五年过去,他只是沉没在如果时间倒流,他要挣脱父母的管教的幻想之中没有出来过。
我不知道他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40岁的时候,不曾再有“如果”这个想法折磨自己,如何在40岁的时候不会时常说,如果我在30岁的时候改变生活的态度,改变生活方式,那么,我现在的40岁就不会一事无成。或者,他依然还会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为当初父母的管教之错,或者这样的如果,会持续一辈子。
我们生活中存着许多这样的“表哥”,有的人能快速抽离,有的人一直不能自拔。我们称此为“原因论”。有的人是无意识有这种埋怨也想改变去的幻想,有的是却长此拿这些悲伤的“武器”来打乱现在的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出一个理论叫“目的论”。我觉得“目的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视角,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的“目的论”是为了强调个人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生活是自己选择的,不能把责任都推卸在过去或父母。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阿德勒把这一类人称为缺乏勇气的人们,他们总是在为自己的不成功找一个无法改变的原因。并且希望这个原因改变。这个矛盾其实是自己造成的。即使原因改变了,很快,缺乏勇气的人会重新找到另一个类似的看起来无法改变的原因,再次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当然,我们也深深的知道,每个因为“原因论”而控制过或是折磨过的人,自身也是痛苦的。但是,一旦陷入到一种总是要回去过去改变过去的意念之中,那只会让现在和未来更为难过。所有改变,不是一种倒转式的得新来过,而是一种更新和替换,以现在新的观念和方式去替换旧的模式。
从现在的每一刻开始,努力不让将来的某一时说,如果当初,我如何如何就好了。我们也应努力,在当下的时刻,如一个花蕾一样,用最大的力气在蜷缩中伸展开来,让自己最大面积地接收到阳光的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