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前言第一句是“无论是准,都最终在某一时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这话明显地对我适用。时间的珍贵早在中学时候就已意识到,但那是朦胧的,粗浅的,以致在后面的月子里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光,时至今日,也不敢说对时间的珍贵有了透彻的领悟。
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但谁有能力逼你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呢?就算真的被逼着做了,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又有会有多讨厌呢?很多人不快乐,因为觉得自己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了:做好这件事究竟对自己有没意义?如果有,那就好好做。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你把一件事做的比别人都好,或者说比大部分人都好,那你没办法对这件事不感兴趣。要先做好了才会有兴趣,请明确分清它们的顺序! ! ! 而没兴趣,是结果,不是原因! ! !
要是自己“没兴趣”的事情恰恰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呢?那就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态度。要知道,大脑是有自我保护和自愈功能的,会选择性地把那些痛苦的事情遗忘。所以,很多把背单词当痛苦经历的同学会发现那些单词会被迅速地遗忘。所以,当确定某件事情无法改变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态度。
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我们学习的能力,或者说,自学的能力。可惜,现在的自己似乎缺失了思考的能力,已经很少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为什么”,很难摆脱经验的局限,甚至很难使用恰当的类比来理解新的未知的知识,更不用说以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去探索和理解与现存经验相悖的知识。同时,这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随着信息的输入越来越多,大脑需要的用于储存的灰质细胞越来越多而须腔大小是有限的,于是会导致灰质密度越来越高,灰质细胞之间就越可能由神经元连接起来,从而产生我们所说的“融会贯通”的现象,那些原本可能貌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那些知识渊博的充满智慧的人,大都如此。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大的策略。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摄入更多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科学和艺术也是相通的,而哲学是所有知识的总结和升华。
关于能力,作者一直认为,在学习、工作上,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几乎直接取决于此人能在那方面过提前多久进行准备。很少有人真正提前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关于耐心,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讲的“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说到底,所谓的耐心,本质就是时间的投入。
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慢慢做。无论何时懂得时间的珍贵都不算为时已晚,只是醒悟的早晚而已。时间是敌还是友,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