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都市中,胡同,如同一条条血脉,静静地流淌着千年的故事。它们见证了皇城的辉煌,承载了市井的烟火,也记录了无数代人的悲欢离合。
从紫禁城的红墙外,延展到寻常百姓的柴米油盐,胡同不仅仅是城市的肌理,更是文化的脉络,历史的活化石。今天就聊聊北京的胡同。
北京胡同:从古朴到现代的演变
时光的长河中,北京的胡同,可以说是经历了从繁盛到衰落,再到重生的历程。
元代
元大都的规划建设,奠定了北京胡同的基础,确立了北京胡同的格局。之前讲《北京中轴线》这期说过,元大都完全是在原始的土地上,依据《周礼》对都城的礼制标准,营建而成的全新大都市。城中九经九纬。分别有9条南北贯通、9条东西贯通的主干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若干个井字形空间。住宅与胡同就在这"井"字形的空间中建成。
当时分配给每个宅院的建筑面积为8亩,大概是12个篮球场那么大,今天您要是在北京城里,有这么一大块儿地,完全可以躺平了。
当时为了采光和保暖的需要,所建宅院都是坐北朝南,院内以北屋为正房。这样的宅院沿东西方向一个挨着一个地建造,严整有序。中间按一定的距离,留出南北走向的巷道,既是防火巷道,又便于交通。东西一线上,每一行院落与每一行院落之间留出来的通道空间,就是胡同。
今天,大家都知道南锣鼓巷就是元代时形成的胡同,其实在德胜门、安定门一线以南,东单、西单一线以北,东、西二环路以内的空间范围内,还存留着多条形成于元代的古老胡同。
比如东城区的王府井大街(元时称丁字街)、南锣鼓巷、东四以北各胡同、国子监街及其周边的官书院胡同、砖儿胡同、箭厂胡同、前肖家胡同、公益巷、东吉祥胡同、东单三条、金鱼胡同(还有一说出现于明代)、校尉胡同、帅府胡同、建国门内的贡院头条等。
还有西城区西四附近的砖塔胡同、新街口南大街的前公用胡同、西四北头条至八条、西四北的新成胡同、姚家胡同、小绒线胡同、前车胡同、南兴胡同,阜成门内的锦什坊街、六合胡同及六合头条、二条、三条,大兴隆胡同,盒子胡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胡同越发显得珍贵,它们都被列入了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内。
明代
到了明代,北京内城的胡同基本延续着元大都的风貌,只有部分区域的变化,主要变化如下:
1,今天东、西长安街一线南侧以南,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以北区域内的胡同基本都形成于明代以后。因为明代对大都城进行过改建,北缩5里,南展2里,建成了明代的北京内城。也就是说,明代的北京内城,是由缩减后的元大都和新建的南段区域两部分构成的。(讲《什刹海》那一期有详细的讲述)
2,就是明嘉靖年间增建了外城,外城的胡同、屋宇的格局、走向、结构以及形成的历史都比较复杂,外城的建设也缺乏规划:街道弯曲、倾斜,街巷互相交错,有的形状也不规则;住宅风格也不像内城那样"院落宽阔,屋宇高宏",,而是“式近南方,庭宇湫隘”。(——来自清代曼殊震钧的《天咫偶闻》)
3,还要补充一下,外城偏西的部分,恰恰是辽代的南京城、金代中都城的所在地,因此辽、金,甚至更早的唐代旧街巷到今天还仍有遗存。
清代
清代满人入主北京之后,要求旗人居住在内城,非旗人居住在外城,于是大批原住在内城的汉民和其他非旗人居民,搬迁到外城,内城的汉族商户也迁到外城,外地来京赶考的举人也只能在外城居住。此外,清廷还规定,内城不准开设戏园、车店等等,这些娱乐场所也只能开到外城了。所有这些新政策,都促使外城快速发展起来,官、民、商等纷纷在外城筑建房屋。他们在外城空地所盖的房屋院落相连,就形成了一条条新的胡同,于是,外城的胡同数量大增。
与此同时,清代时内城的胡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区域,在明代是禁地,民间不得出入。到了清代,这个禁令取消了,东安、西安、地安三门以内,紫禁城以外,都变成了居民之所。因此,皇城之内在清代出现了一些新的胡同,从而基本形成了今天这些地区的格局。新出现的胡同有恭俭胡同、米粮库胡同、大石作胡同、光明胡同、惜薪胡同、图样山胡同、真如镜胡同、天庆胡同、教场胡同等。
民国
民国期间,为了改善交通,拆除了正阳门、安定门和朝阳门的瓮城,拆除了德胜门城楼和瓮城,拆除了宣武门和阜成门箭楼、东直门箭楼和瓮城;拆除了绝大部分的皇城;将皇城墙扒开豁口开辟了新门——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就是那时候出现的。所有这些都使北京城的街巷胡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东、西长安街原本是不相通的,皇城的长安左、右门拆除之后,就连成了一条路。中华门到天安门之间的道路、西安门到翠花胡同西口之间的道路、南池子、北池子、南长街、北长街等都因皇城的拆除而显露出来,直通东、西长安街。
民国期间还填平洼地,将明沟改为暗渠,上面盖上石板筑成了新路,或因商业需要盖了房,形成新的胡同,使北京的街巷胡同数量继续增长。比较出名的,有纪念抗战英烈的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还有前门地区金融中心的钱市胡同等。
新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首先做的就是改善胡同的环境。民国时期,北京城市规模就在不断地扩大,人口也相应不断地增加,但是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力量却严重不足,有资料记载,在北平和平解放时,堆积在太平仓、天安门、顺城街一带的垃圾山几乎与城墙一样高,1949年刚刚组建不久的新政府,首先邀集各界代表商讨清除垃圾,动员全市人力、物力来清理;那时候还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老舍先生的作品《龙须沟》,就真切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现实。
除此之外,新政府对胡同用水、用电、厕所也进行了改善、改造,这里就不赘述了。
说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规模建设引发的胡同巨变:
1,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的人口不断地增长,为了交通更加方便、通畅,需要开通新路,因此拆除一些胡同;还有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原址胡同也不得不成片地消失;
2,在拓宽的街道两侧与之垂直相交的胡同,向内缩减,变短了;还有的胡同拓宽后完全改变了模样,比一般的大街还要宽,比如西城区的辟才胡同,简直就是“辟才大街”;
3,还有些胡同里的景观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酒楼、商场、办公大楼等楼房建筑;还有的原来的活胡同变成了死胡同。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胡同空间逐渐被压缩,部分老胡同面临着拆迁与遗忘的命运。明清时期,胡同密布,青砖灰瓦,四合院里传出的笑声和茶香,是老北京人对那个时代最生动的记忆。
然而,历史总是要发展,时代肯定是要变的,但是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北京胡同并未完全消逝,而是找到了与时代共存的方式。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胡同进行保护性修缮,既保留了古建筑的风貌,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一些老四合院变身艺术工作室、咖啡馆、特色民宿,成为年轻人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的新空间。
未来展望:在发展中守护,于创新中传承
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既保持胡同的原有风味,又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呢?个人觉得,首先科学规划至关重要,通过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避免过度商业化,确保胡同的历史风貌不受破坏。其次,鼓励社区参与,让居民(无论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成为胡同保护的主体,让老胡同的生活气息得以延续。再次,利用现代科技,如数字化技术,记录胡同的历史故事,同时引入绿色建筑和环保理念,让胡同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结语:胡同,时代与传统的和谐共生
北京的胡同,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生活的参与者。现在的北京胡同不再是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让胡同不仅保留那份古朴与宁静,更成为文化自信的展示窗口,让世界看到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北京。在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找到那一份属于胡同的从容与自信,让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砾,都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
(1) 《老北京的建筑与文化》【郎守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纵览》【段柄仁主编|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