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方法论
现象有规律,自古既然。既知其然,就很想知其所以然 这是人的好奇心。我们要做解释,科学也就由此而起。
一.科学的形成是基于三个重要的信念。主观的现象要被总人所认同,得有固定的规律,而其发生是必有原因的。
二.事实不能解释事实,解释现象是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的。现象不能解释现象。(事实不能以事实做解释)。马歇尔【这些争议的经验告诉我们,除非经过理智的考究与阐释,我们不可能从事实中学得些什么。这也教训了我们,是我们知道谁是最鲁莽而又最虚伪的,是那些公开声音自作解释的理论家 ,而或者无意识地,自己在幕后操纵事实的选择和组合,然后提出如下类的推论:在这之后就是原因。】
三.特殊理论和套套逻辑
任何科学理论,若被事实推翻,我们可以通过多加条件来挽救 但不应该付出过大的代价。(基于一般解释力的大小)
一个理论只能解释一个现象,即特殊理论。另一边,一般化地离谱,任何情况都是对的,即套套逻辑【tautology】。空洞而没有内容 ,而又不可能错的(理论)。
套套逻辑有一个很可取的特色:它有着极大的一般性。但假如我们能把范围加以约束,有时可以促成一个有内容-可能错的理论。例如,币量理论的起点:货币量乘以流通速度=物品价格乘以成交量。这一方程式成为一个定义,没解释什么现象,但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看世界。若能适当加以约束,就变成重要的币量理论。(巧妙的将定义变成可以解释现象的理论。)
四.理论不能用对错来衡量,解释现象的作用是衡量的最重要准则。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来作推测的。不经过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力的。
五.模糊不清与互相矛盾,非事实与非限制
高斯写道:【模糊不清的思想,是永远不能清楚证明是错了的。】模糊不清的概念或理论,无法以事实进行验证,不可能清晰地证明是错了的。因此,模糊不清的理论没有解释力。
另一种不能被否定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那一种。(言论自相矛盾)
另外还有两种,其一是用以验证的现象并非事实,其二是被推断会发生的现象没有限制。
有解释力的理论一定始于抽象的思想,以某些非事实的假设入手,经过逻辑的推理,引出的可以被被验证的含意-这后者就是云雨之说了。
抽象的理论,本身不能被事实验证。抽象的理论要有解释力,就必须有可以被事实验证的一个或多个含意。可验证的含意,是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含意中的附加条件及现象的推断,可以很多,但是不可以是无限的。抽象的推理及验证的含意越简单,就越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