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获得的一项能力是什么呢?
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说:我最想获得的能力是三言两语把事情说明白的能力。
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事物更新换代、转眼间旧貌换新颜,能够三言两语把事情说明白,这是一种强大的能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浩荡的潮流之中,这种能力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呢?
你需要系统地训练思考、表达的逻辑能力。而对于能力的训练,没有什么会比一套好理论更有用了。这套理论就是《金字塔原理》。
作者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她的写作能力非常出众,很受公司高层的赏识,因此,公司让她来专门负责训练提高员工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她探索出来了一种底层的思维结构,即金字塔结构,运用这种结构能够写出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简单明了的文章,她将这一规律命名为金字塔原理。现在,国内有很多关于结构化思维的书籍和课程,其实,结构化思维和金字塔原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后来,芭芭拉·明托专门教授金字塔原理,40年间,她帮助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学习写作商务文章、复杂报告和演示文稿。而《金字塔原理》一书不仅成为麦肯锡的经典培训教材,更是成为了整个咨询界的标准,并被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用来进行员工培训。
接下来,我将用著名的“黄金思维圈”来解读金字塔原理。
那么,什么是黄金思维圈呢?
西蒙·斯涅克在TED上有一个著名的演讲——《伟大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在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伟大领导者常用的思维模型,即黄金思维圈。这个思维圈画成图像就是三个同心圆,从里到外分别是WHY、HOW、WHAT。普通人思考问题往往是从外到里,先看是什么,再想怎么做,最后想到为什么。而伟大领导者则是从里到外思考问题,先思考为什么,然后探索怎么做,最后得出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用这个黄金思维圈的方式来系统解读金字塔原理。
2、WHY: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是金字塔结构。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金字塔结构呢?
这是大脑认知规律的要求。大脑在获取信息时,会自动将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这是大脑的一种本能,举个例子,当古人在眺望星空时,看到的并不是凌乱无序的星星,而是由星星组成的各种图案,从而有了各种星座。
金字塔结构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根据大脑的记忆规律,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人脑自动地对事物进行归类分组,将其组成一个个逻辑单元,比如苹果、香蕉、橘子三个可以归到水果一类中,土豆、红萝卜白菜归到蔬菜一类中,在归类分组的过程中,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了一层,较高层次的思想总能够提示下一层次的思想。这就减少了记忆的数目,减轻了大脑的负担。
所有的思维过程都是在使用这种分组和概括的方法,将大脑中的信息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金字塔结构,当你与人交流时,你要做的就是保证自己所说的内容符合金字塔结构中的某一部分。而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则是从金字塔顶到塔底的过程,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优秀的表达者需要有突出的受众思维。如果是写作,受众就是你的读者;如果是演讲,受众就是你的听众。表达的目的是让受众接受你传递的思想,但,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你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受众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组织出和你一样的解读。因此,你在表达时,务必要做到结论先行,重点突出。这就要求你必须将要表达的内容组织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那么,到底该如何搭建金字塔呢?接下来我们来看黄金思维圈的第二圈:HOW。
3、HOW:如何搭建金字塔结构?
思考是自己弄明白,表达是为了让受众明白。因此,表达的方式是结论先行,自上而下表达;思考的方式则正好相反,总结概括,自下而上思考。你的思维从金字塔底部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织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也就是表达时最先抛出的那个中心思想。
根据这样的规律,搭建金字塔结构有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总共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
1、提出主题思想。开门见山,结论先行。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恰当的疑问设置会让表达过程像悬疑小说一样吸引人。
3、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只要有新的疑问产生就继续解答,直到实现表达的目标。
这种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效率很高,但并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我们表达一般比较含蓄,东拉西扯半天之后,才最终抛出主要目的,比方说,老张,你看你前年借我的钱是不是该还了。如果用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应该直接开门见山,说,老张,你该还我的钱了。这时,你猜想他的疑问可能是,我现在手头非常紧,没有办法还你。然后,针对他的疑问回答,老张呀,我也知道你不容易,要不是我自己遇到了难事也不会向你开口要钱,而且这钱已经借你很长时间了,你看你能不能转借一下,先缓一缓我的困难。
自下而上法也是三个步骤: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法比自下而上法要简单,因此,作者推荐大家尽量用第一种方法。不过,有时候你对于主题思想还没有想清楚,无法直接构建金字塔的顶部,那就从底部开始,一步一步进行梳理,通过逻辑分析得出结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最近你总感觉患得患失,夜不能寐;你一直关注阿珠的朋友圈;玩电子游戏也感觉索然无味,但是一听到阿珠的消息就兴奋。仔细梳理一下各个要素都跟阿珠有关系,因此得出结论,你爱上阿珠了。这个例子听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底层逻辑就是自下而上的方法。
搭建好的金字塔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最后,我们来学习黄金思维圈的最后一圈:WHAT。
4、WHAT:金字塔结构是什么?
金字塔结构之所以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主要在于它的普遍适用性,作者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非常确定地说:“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必然会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那么,究竟什么是金字塔结构呢?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认识,从构成要素来看,可以分为上一级主题和下一级主题,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是中心主题,有且只能有一个,以下各级主题都是两个及其以上。从逻辑关系来看,各主题之间的关系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简单地讲,上一级主题是对下一级主题的概括,下一级主题是对上一级主题的解释和支持,这种上下关系就是纵向关系。同一层次上各主题之间则属于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金字塔结构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使你只在受众需要的时候才提供相应的信息。这种神奇的力量来自于纵向关系的魅力,纵向关系是典型的疑问/回答式对话,你每抛出一个新思想,就会激发受众的一个疑问,接着你便回答这个疑问,同时激发下一个疑问,以此推进。此处,作者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中心主题是猪应该被当做宠物养。这个主题很自然地就激发了受众的疑问,为什么呢?因为猪很漂亮。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猪特别肥胖。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猪的肥胖会使人显得苗条。这就是典型的纵向关系。虽然例子有点搞笑,但却很好地说明了纵向关系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能够像悬疑小说一样吸引人,同时可以迫使我们理清思路,顺着疑问/回答式的套路推进内容。
横向关系:在纵向关系中,我们回答上一个疑问时,会从N(N通常等于三)个方面论述,这N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就是横向关系,这是同层次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这种逻辑关系有且仅有两种可能,演绎和归纳。
演绎是一种线性推理方式,是从共性到个性的过程,具体形式就是大家熟知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举个例子,相信你一听就能明白。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结论;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这就是演绎推理,因为相对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更容易实现,因此,人们在思维时通常会采用演绎推理。那么,什么是归纳推理呢?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然后,概括其共同性。为什么归纳法比演绎法难呢?这就要说说著名的黑天鹅事件,18世纪前,欧洲人见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就是归纳法的运用,但是,后来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色的天鹅,于是关于白天鹅的归纳推理就不攻自破。在我们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片面的使用归纳推理,比如看到身边几个朋友炒股赚了钱,于是就觉得炒股很容易赚钱,但实际上,纵观整个市场,事实是七赔二平一赚。正是基于归纳推理的这种不确定性,所以,演绎推理更容易使用。
查理芒格说:当你拿着锤子时,看什么都是钉子。
这句话是对是对思维定式的一种反思,手中的锤子很好地限制了人的思维,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这样一把锤子,巴菲特手中拿的锤子时价值投资,埃隆马斯克拿的拿的锤子是第一性原理,而我们通过对《金字塔原理》的学习,也是在获得一把锤子,一个叫金字塔结构的思维方式,这是一把好锤子,拿着这个锤子,你能够用它来敲打几乎所有的钉子。
如果你觉得意犹未尽,那就请开启你的阅读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