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购买了一批书,有关于通用能力的,比如:《好好学习》、《这样读书就够了》《付费》、《沟通的艺术》、《跃迁》等等,一直拖到最近才开始打算翻看。而在上周又购买了一整套与医学有关的书籍《梁冬、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家里藏书越来越多,想要快速在每一本厚厚的书籍中挖掘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精髓,我想这就是件需要下功夫的事情了,所以以后写书评的文字会多一些啦!
最近一周在看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关于学习方法的书,不具有详细指导关于如何学习的操作,但它是一本极具深度,且可以刷人三观,颠覆传统低效学习,提高思维能力以及观点认识,教会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的书。
1、何为知识?
大多数人都会掉进知识的误区里,其实你也是一样的,你以为看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读到一个新闻等等,这些输进脑子里暂停几分钟或者几秒钟的信息是知识,其实那是错的,这些对你而言,不过仅仅都是一个信息而已。而真正的知识是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学习之后,最终能够改变你行动力的信息。
弄清楚了真正的知识,但是有些知识是有用的,有些是无用的,而有些知识却是拥有无限能量,可以想滚雪球一样,让你越滚越大,而这样的知识,便是下面讲述的临界知识。
2、何为临界知识?
知识有很多种,且知识与知识又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要比另一些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动。就像山上滚石头一样,石头越滚越快,越滚越快的石头,就是一个有用的知识。
因此临界知识就是,能够更广泛、更普遍低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同时更够给我们带来关键影响的知识。
那么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呢?,首先需要有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不同时代,有不同知识的管理与认识,从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看,关于知识的管理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识优势,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90年代到2000年代,大学生是非常吃香的人才,知识型人才的缺乏,因此在数量上占着较为上风的地位。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从2000年代以后差不多持续到现在,是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识优势,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的速度,信息量大、快、便捷,进而知识量在海量的信息中,速度致胜,只有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最新的知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来源。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识优势,信息量越来越多,获得越来越容易的今天,信息量已经不是作为判断优势的标准,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而知识命运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识的深度。因此对于知识的管理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真正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识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3、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知识量再多,但是没有深度的认识,不能使之为己用,也仅仅是数量的叠加而已,在怎样提高认知深度之前,先要弄明白,什么才算是深度认知?作者成甲从三个方面诠释了深度认识,第一,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的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形象之后找出抽象的规律。第二,从回答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第三: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往往在日常中,我们习惯了以自己的感受或者主管见解去考虑问题,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个人的主观观念。有时候去学习了许多事情,但是只是停留在认识一下而已,而认识的深度没有明显增加。
,如今我们我们都知道,执行能力、结构能力、专业能力等都是应该学习的,但是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的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去学习结构能力,而这个世界一直遵循着二八定律的规则,实际上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实际上,提高认知深度,应该更多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
以上是近一周整理的读书笔记,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