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的感受是:产品经理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顺利设计和实现出成功的产品。
从战争论的视角中,产品设计者和消费者是一对存在着天然矛盾的两方,前者想多赚钱,后者想多省钱。前者希望能利用用户的心理规律,激发其消费需求,引诱其在本产品上花费更多的金钱、时间和关注力,并且常常这种行为是不理智的。后者则普遍希望理性地在平台实现套利,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在这个攻防的过程中,谁能建立自身的节奏,并且让对方陷入自己的节奏中去,谁就能占据主动的地位。
这个过程中,谁能更加洞察敌人、了解自己,谁就更能建立起节奏,把握主动权。
具体而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彼不知己或者知己不知彼,有五成胜算;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就必然陷入敌人的节奏,落得失败的下场;
一方面是“知己”的问题,现阶段我对知己的理解是:知道需求从设计到实现的制约。
相对于知彼,知己这个问题在现阶段是突出和重要的,特别是前段时间很突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导致的信息差,在遇到一个没有处理过的场景下,常常会踩坑。特别是在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更难了。
具体到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沟通上,双方都以为对方理解了自己,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达成共识。
比如先前遇到的很多坑都是属于这个范畴:
(1)在SHEIN一个需求从设计到实现是怎么玩的?需要经历哪些过程?接触哪些角色?大家都干啥的,目标是啥? e.g.踩过一个坑是,需求评审前没有准备好设计稿就直接去了,后来才知道需求评审前要准备好埋点、设计稿等一系列东西。
(2)这个需求受到哪些制约?具体而已包括哪些系统、资源、受到谁的制约。 e.g. 某个设计具体到需求文档上,外部的依赖和影这个需求要能做成,要撬动谁?靠啥说服业务;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资源?响是啥?
(3)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产品应该做哪些准备?e.g.要准备啥,产品文档应该咋写,当遇到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产品应该干啥,产品和开发、测试、项目等其他角色的边界是啥
解决这个问题,想到和用过两个方法:
(1)一个是多问:提问的问题比起最开始七月中下和八月上已有不少改观,但是整体上仍然不够积极。或者说更加突出的是提问的水平不够高,我更多的提问是:“这个具体的问题咋做”、“这个东西这么做有没有问题”。但是没有遇到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这个问题背后的一类问题,就很少想深一层,提问很少了。
(2)不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踩坑:这个一般做完一次新的东西、特别是踩坑后都会有记录,所以处理的比较好。比较少二次或者三次踩坑
另一方面是“知彼”的问题,我目前对此的理解是:做东西前一定要先积累大量同类场景的不同产品使用体验,才能做好。尽管产品经理的视觉很难代表全部用户,自以为自身想法与感受能代表用户是一种傲慢。但是广泛积累场景经验、分析用户心理至少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
这两天研究签到和会员的优化方案,下了一大批电商app使用其会员和签到功能。过程中感受到做产品设计需要大量的体验和经验。比起创意和逻辑,当前运营类的产品经理首先更加依赖于场景经验。有两个例子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1)陷入敌节奏,买了京东会员:因为我是京东,花了钱后仍然觉得很赚:
在调查各个品牌付费会员的时候,调查京东会员的时候,发生了下列这些事情:
a.突然想到,我京东每个月都会买蛮多东西。京东会员才99不是很赚
b.尽管这个月费用化支出已经超出预算,也没啥特别或者必须想买的,我还是不理智的花了一百块充值了京东会员,并且觉得好像蛮赚的
c.比起枯燥的研究,更加主动的去看花了我100块钱的会员能干啥,能买啥东西。会不会有券马上要过期了。然后领了京东plus新人卷和每月一次的免邮卡。想了想自己都花了100块了,然后这些券这个月不用下个月就没用了太亏了吧,就去逛了会员频道,想着花最少的钱,买点未来可能必须要的东西。
d.挑了一个我并不需要,但是看起来扣除优惠券折扣很赚的枕头。因为我的枕头虽然可以蛮贵的但是总感觉有些不舒服,最终我还是买了自己不是必要的东西,超支了预算。
回想一下,这个过程其实我就被地方利用了心理漏洞,被带入了对方的节奏,产生了其预想的行为:
a.为啥那么多会员,包括天猫、淘宝也比较常用。我为啥没买,偏偏买了京东?
因为相对于其他品牌,尽管京东plus的设计和权益不一定是最好最划算的,但是我最习惯用京东,常常用京东买东西,是他的忠实用户。所以我是京东plus的目标用户。从敌产品视角来看,我是众多用户群进攻的重点和薄弱环节,也是最好撬动的。(之前看一些文章,知道很多付费会员会设置门槛,并且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群体是忠实用户,但是仅仅是知道而已,但现在经历了这个过程才真正理解了这个点)
b.明明是我花钱?为啥我还觉得赚?
是因为plus的权益和定价刚好锚定了我这个用户群体,符合我的消费特征。让我明明自己花了钱,还知道自己会被骗花更多的钱,但是还是觉得很爽,觉得有占了便宜。这个过程中纠正了一个很久前简单调查付费会员的一个误区,付费会员让用户花钱,并不是为了通过这个赚钱。而是为了让更多用户觉得“啊,我的情况下,这笔生意我赚的”,“啊,我花了蛮多钱的,不用的话也太亏空了吧”。
cd.为啥,我在超支的情况下花了钱并且还想去花了更多钱:
在已经花了钱,上了套的前提下,我被敌人利用了下列一连串心理:
1)这些权益马上要过期了,再不用就没了 2)我都花了钱了,不用也太亏了吧 3)买这个折扣这么大,我以后会需要这个的,提前入手蛮赚的
这是由于被敌精准把握了我的消费心理,所以才处处陷入被动,陷入了产品设计方的节奏中。
(2)签到调查的案例
对于签到,我是有比较多的强烈的感受和判断的。这是因为少年时代上百款的丰富网游经历,体验过足够丰富的不同的签到场景和玩法,所以知道签到(至少游戏签到)场景里什么情况下,我会产生什么行为,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行为。什么背景下,怎样的产品设计,我会不会去签到,会签多久,以及会不会真正去消费还是走个过场。
如果没有这种丰富的游戏经验的话,我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种判断的。第一时间我一定会用逻辑推理:这是因为签到的权益奖励设置不够撬动人心导致的。但其实这并不是应该最先被解决的问题。
所以做某个设计前,必须至少先积累这个场景下一类设计的经历,知道大家怎么玩的?这么玩的背景是什么?这么玩的优劣点是啥?才能对设计的好坏以及可行有一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