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相处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做到及时回应孩子不带攻击性的跟孩子表达尊重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将会以爱为基础,孩子也会带着爱回应这个世界。
1.怎样说才能无伤害?当孩子的一些行为是我们不能接纳时,我们需要向孩子发送面质性我信息。随着我们无伤害的表达,孩子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不会遭到破坏,孩子也会有所成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一条恰当的面积是我信息呈现的是非责备无伤害负责任,也就是一致性地沟通。尊重不等于放纵,面对孩子的一些我们无法接纳的行为,我们必须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会让孩子。国内产生一种责任感,而内外一致的表达我们的感受,也会让孩子有机会感知和了解他人,走入他人的情感世界,而不会变成一个只顾自己需求的人。
2.零惩罚领奖赏的养育观。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写到:“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假想教育带来的焦虑让一个人无法享受当下的美好,仿佛一刻都无法放松。所有的惩罚和奖赏都是一种操控,是想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克里希那穆提在。《唤醒智慧的教育》里没道:教育最本质的起点和最终极的终点是尊重生命和了解生命的全部意义,当我们抛弃想要孩子成为这个或那个的野心和框架时,才能让孩子在爱和善良中尽情绽放自己内在的智慧。所以您惩罚和领奖赏的养育是长远的,养育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养育整体就是孩子不但有做账的身体,还有健康的心灵,以及保有孩子本有的灵性。
3.沟通而不是攻击。当我们愿意放下攻击,带着爱就有可能转念遇见爱。凯弟说暴力只会教导暴力教育,教导教育而平安,这教导平安。尊重带来尊重,诚恳换来诚恳,爱会意见,爱真正的沟通没有攻击,没有伤害。
4.寻找消息的愤怒。当愤怒的情绪不被表达时,我们就开始变成受害者,以哭泣的方式代替愤怒,以受害者的姿态攻击别人。愤怒,焦虑,悲伤,挫败等这些不被接受没有表达的情绪,不会凭空消息,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迂回以其他形式呈现出来,他们要么让我们穿上更厚的铠甲,有了更多的防备,要么增加我们的攻击性,攻击他人也攻击自己。一个处处防备的人无法靠近别人,别人也无法靠近他,他的内在充满恐惧,以至于无法跟他人有真正的连接,而一个充满攻击性的人推开别人的同时,也在远离自己。
在我看来叛逆的青春期,就是他们内在的种种情绪未被表达出来,与情绪积累的太多,再也无法一记住,但又不知如何面对,深陷深陷其中,然后只能任由这些情绪主导自己,就像装满水的瓶子,再装就只能往外溢,最后变得无法收拾。
5.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道德经》有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真正有忌讳的人,就是在他人做出不善之事时,我们仍然善待他,暴力只会带来暴力。孩子的内在除了无助更会有愤怒,或许有一天愤怒的孩子会开始指责和攻击他人。
曾看过一段网上很热门的视频:一位英国爸爸教育孩子,孩子从超市偷了巧克力,爸爸拉着孩子向超市的收银员道歉,孩子非常羞愧,但爸爸一定要孩子道歉。莹莹拉着孩子把巧克力当面还回去,孩子得捂着脸,伤心欲绝的哭了…这样的做法满足了父母教育孩子的用心,但也让孩子在那一刻充满惊恐,害怕无助,难以面对的难刊和随机产生的罪恶感以及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的第一自我价值感。这个视频对我感触太深了。因为在上一年我女儿也在商店里“偷”了的东西。这是她的班主任林老师告诉我的。当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心里是特别崩溃的。她怎么可以这样做呢?我正琢磨怎样狠狠的教训她一顿付,正好班主任林老师找我到学校进行了解沟通,商量了如何处理此事,并叮嘱我在照顾孩子感受的同时协助孩子把东西还回去。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一场罪恶感毁人的事例。在女儿心中产生了责任感,而不是深深的罪恶感,责任感能养人,而罪恶感能毁人。真的很感谢女儿的班主任林老师。孩子不需要惩戒,需要的是尊重和同理,被尊重和同理的孩子,既然知道对错,也能友善的对待外界。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第4章 无伤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快速阅读225/300】《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本书主要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倾听,伴随同理、接纳和真诚的内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