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篇文章,大家必须先接受一个信念,就是“如何让孩子断奶?好的方法是,他吸够奶了,自然就断了。”(所谓,瓜熟蒂落)心理咨询的实践证明,让孩子对什么东西或者念头保持饥渴,总不是好的处理方式。
饥渴让人盲目。饥渴让人疯狂。饥渴让人幻想。
那么,什么是“性饥渴人格”呢?什么又是“镜子饥渴人格”呢?还有“偶像饥渴人格”呢?我们又如何预防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成为这些问题人格呢?
一百年前,弗洛伊德贡献了一个理论模型,就是“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模型,他的来访者主要都是焦虑症。
焦虑相比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情绪而言,它是一种全新的情绪,它不同于恐惧有着明确的源头,比如,一个原始人害怕蛇,那么,当他看不到蛇的时候,他就不恐惧了。但是,焦虑却是我们看不到有什么东西在威胁着来访者,但是,他却情绪激动不安,一直在担心着什么。我们也可以设想,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为什么亚当和夏娃吃了苹果后,就感到羞耻了呢?会不会是说,我们人类进化出某种自我意识之后,羞耻的情绪就伴随着而来,像副作用一样存在着。那么,焦虑可能也是人类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必然伴随的情绪之一。
总之,焦虑这种情绪降临到了人类身上。
佛洛依德一直和他的来访者工作,最后他用“本我,自我,超我”模型指出了三种焦虑的来源。
一种是“本我焦虑”,比如,孩子们本我中的性本能被压抑了,那么,本我就感到很难受,就要想办法释放。我们可以想象本我就是一个内心小人,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释放性的欲望。那么,如果你不让他接触性的目标,那么,这个小人是不是感到饥渴呢?所以,性压抑的结果,就是养成“性饥渴人格”。
比如,我的一个青少年来访者,他长相英俊,很多女孩子喜欢他。他自己说,他想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渴望考上重点大学,然后,有一个自己爱的女朋友。但是,现实中的他,却忙着不断的换女朋友,他喜欢性带来的新奇感和刺激感。每次恋爱后,他都会有种浪费生命的感觉,唯有引诱女朋友肉体的时候,他才快乐一些,但是,满足之后,又陷入深深的后悔和自责中。通过咨询,我们很快发现,他的本我在童年的时候,总是被超我打压,比如,他说他要和女孩子们玩过家家游戏,他的父亲就会羞辱他没有男子气。或许是他父亲有同性恋恐惧,导致他过于害怕儿子丢失了男子气。总之,后期,我的来访者就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女朋友来确认他的男子气了。但是,他的自我真正想要的却是彼此欣赏的爱。后期,当我和他一同发现其实对性有好奇和冲动,并不是什么罪恶和羞耻的事情,只是,你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去做。也就是说,过去你对性很饥渴,但是,现在不需要了,你可以选择什么要,也可以选择什么时候不要。随后,他就变得现实多了,开始拒绝一些女孩的示好,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时间。
一种是“现实焦虑”,比如,孩子的人格中的自我要面对现实环境的压力。比如,未来人工智能来了,孩子们怎么参与竞争,失业了,怎么生存,这就是现实焦虑了。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用现实原则来生存了。
一种是“超我焦虑”,(也就是“道德焦虑”),就是童年内化到大脑中的父母权威(道德)始终在准备着惩罚和奖励。孩子们要是做错事情了,内心的父母会再一次指责和惩罚他。或者,孩子们要是没有按照权威的设想,完成某些理想,那么,他也会感到内疚和自责。这些孩子容易出现“道德饥渴人格”,总是想做些哪怕自虐的事情也要迎合内心的道德,让他们可以表扬自己。
比如,我的一位小来访者,他总喜欢告状,因为,每一次告状,老师都会表扬他,那么,他的超我就得到了奖励。通过咨询,我们发现他的父亲很有道德优越感,经常感觉别人都是不文明的,唯有他自己才是高级的,文明的。而且,这位父亲经常贬低和嘲笑我的小来访者。这样,我们可以设想,孩子内心的超我,同样想象为一个内心小人,这个内心小人总想去模仿爸爸,那么,它就总是饥渴的状态。而父亲又不肯承认他也是文明的,于是,他只好通过告状,让老师来满足他的道德优越感。
“性饥渴人格”和“道德饥渴人格”的概念很有用,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人的焦虑问题。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人类又进化了一大截,很多人不再“焦虑”了,而是变得“空虚”了。比如说,很少听说青少年因为手淫问题而来咨询的了。更多的青少年变得空虚和抑郁,而不是焦虑。
当然,这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的需求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低级的需求满足后,高级的随之而来。也就是性越来越不成为禁忌了,性的图片和内容,充斥在网络和现实环境中,孩子们在未来不在为无法获得性而饥渴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高级需求的饥渴,也就是被尊重的需要,被承认的需要。
于是,另一位心理咨询大师横空出世,为了治疗新型人类,他创造性的抛弃了“性饥渴人格”“道德饥渴人格”而提出了“镜子饥渴人格”和“偶像饥渴人格”。
他叫科胡特,他曾经被称为“精神分析先生”也就是说他是完全继承弗洛伊德衣钵的完美弟子。但是,当他的咨询室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来访者的时候,他也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才能治愈他们。
科胡特发现这些来访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自尊心很不稳定,自尊心就是自己对自己身份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感觉,比如,我始终知道我是谁,我感觉我是好的。但是,科胡特发现他的来访者,要么自恋的很,感觉自己是神一样的存在,心情很好,很棒;要么就是感觉自己如同垃圾一样,毫无价值,心情很坏,经常有愤怒,嫉妒,羞耻的感觉。
当科胡特继续用弗洛伊德的那一套去治疗他们的时候,来访者总是抱怨说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甚至,无视科胡特这位大神的存在。于是,科胡特被迫发展了另一个人格模型,并且发现疗效很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书籍《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科胡特认为,人格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夸大自体”,“理想化的父母影像”“友谊自体”。其中,“夸大自体”起到心脏的作用,就是不断的把精气神一样的心理能量提供给整个人格,让来访者感到自己是有魔法的,全能的。“理想化的父母影像”起到偶像的作用,提供给来访者理想,目标的感觉,也起到安慰,受保护的感觉。最后,“友谊自体”起到提供一种能力的感觉,就是我和你是一样的,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在未来,这三个心理器官将完成一些转化,然后,夸大自体提供精气神,理想化自体提供理想,友谊自体提供能力,它们共同起到稳定人格自尊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镜子饥渴人格”呢?
就是“夸大自体”本来应该在幼儿时期形成。这个器官的发育阶段,需要由大量的母婴互动来提供“生长的人际情感环境”,从而,让夸大自体可以顺利正常的发育出来,并且,功能良好。其中,母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扮演镜子的功能。也就是说,假如我问你“当婴儿看妈妈的眼睛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什么?”你会有很多答案。放心,怎么说都可以,因为,没有人知道。不过,温尼科特这位心理咨询大师说,婴儿看到的是他自己。这就很有启发意义了。也就是说,如果,母亲看孩子的眼神是温柔的,赞美的,欣赏的,那么,婴儿的“夸大自体”就可以发育完全了,就好像一个心理器官一样,稳定的存在,功能也很正常,就可以不断提供稳定的自尊感给婴儿,以及,长大后的成人。但是,假如婴儿的被赞美,被夸大的需要不能被母亲满足,或者,婴儿看母亲的时候,母亲的眼神总是发愁的,讨厌的。那么,婴儿的“夸大自体”就发育的有问题了,它作为一个心理器官,就功能失常了,不能提供稳定的内源性的自我欣赏和赞美,而是要依靠外在的人来提供。今后,婴儿长大了,就会出现“镜子饥渴人格”,他要不断的照镜子来找到存在感,价值感,也就是他需要由别人的注视和欣赏来支撑自己的人格。
比如,我的一个来访者,16岁了,成绩很棒,已经是前五。但是,总是嫉妒第一名,而我们说嫉妒是一种很糟糕的情绪,因为,嫉妒是要杀死对方,把对方的好东西抢过来,但是,这个过程中,嫉妒者总是忘记了自己有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嫉妒者都来不及享受自己已经有的,即使把别人的抢过来了,也无法享受。而当我和她一同走近内心的时候,也就发现她的母亲一直不能很好的满足她的“镜子需要”,她的母亲总是挖苦和羞辱她为什么不是第一名。同样的,我们也会发现她母亲在她童年的时候,就不能满足她的“夸大自体”的情绪需要。这也验证了一个常识,就是内心幸福的人,带给人幸福。内心恐慌的人,带给人恐慌。
那么,什么是“偶像饥渴人格”呢?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也就是理想化自体)同样应该在幼年时期形成。这个器官的发育阶段,需要父母不断的去保护和安慰孩子遇到的挫折感,同时,孩子也会吸收内化一个具有目标,具有理想的父母影像。而这个影像就会在未来,提供一种理想的感觉给孩子。但是,假如这个阶段,幼儿的父母都是缺失的,或者,心不在焉的,那么,幼儿的这种渴望吸收父母好的品质的需要,就被压抑了。于是,未来他会出现“偶像饥渴人格”,就是满世界的找偶像,追星。
比如,我的一位青少年来访者,因为追星的问题而来咨询。因为,他总是要跑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国去为他的偶像捧场。他的父母都是博士,他的智商,颜值也都很好,但是,他本人却没有什么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漠不关心。通过咨询,我们很快就发现,他童年的时候,父母都是忙于工作,他的世界要不是缺失了母亲,就是缺失了父亲,无法给他一个稳定的机会,来吸收父母的优秀品质。在咨询中,我通过不断的给与他鼓励和支持,慢慢的他也把我吸收为一个一直在稳定的工作和追求事业的人。也就是说要有恒心,有目标。慢慢的他的“理想化父母影像”开始重新发育。终于,两年的咨询工作结束后,他也成功的考上了重点高中。
至于,“孪生自体”,或者说“友谊自体”,科胡特解释的不多,我们也就不多讨论,毕竟,我们关心的是在家里成长的孩子,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父母影像”的心理器官培育好,这样,以后,孩子就会获得内源性的自尊感,而不用满世界的去求安慰,找存在和追偶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