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个考核指标,平均每10人录取1人,除了考核面试者本人还要考核其家庭……
这不是公务员或某海外高校的考核标准,而是高端童军品牌——蒙林童军的招生要求。
一家聚焦于6~12岁儿童的高端儿童教育培训机构,为什么把门槛设置的这么高?
蒙林童军创始人郭应寿表示,蒙林童军不提供传统意义上的营地教育、研学教育等,而是要打造“中国少年黄埔”,为国家培养未来精英。
要想培养未来精英,就必须要有“高门槛”。这个“高门槛”不是指费用高,而是在于对家长和孩子的高标准筛选,以精英带动精英,让蒙林童军成为一个精英资源共享台。
为此,蒙林童军创办之初,就提出了一个“百人儿童精英计划”,意在每年在蒙林童军的落地城市,筛选100名具有精英潜质的儿童,通过定向培养和潜力挖掘,激发潜能。
有趣的是,在采访中发现,在对儿童与其父母的多轮面试和考核中,儿童往往比父母通过考核的概率大。有被淘汰的父母不理解,认为“我交了那么多钱,你们就该为我和孩子服务”。
“这种家长即使交再多钱,我们也不会收”,在郭应寿看来,共同的价值观是良好家校关系的基础,更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学校和家长之间形成了默契,孩子才能有一个可持续的良好的成长环境。
从价值观出发,蒙林童军对家长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维度:
1、要做个“正能量”家长
一个好的家长,首先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都应该是“正能量”。也就是说家长本身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有积极影响。
2、家长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蒙林看来,作为家长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家长都能够把科技、艺术、体育等,作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种生活态度自然就会影响到孩子。
3、孩子一定要自己带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有时候孩子只有周末才能有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特别是在6~12岁,孩子个性、兴趣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在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才能真正深入地了解孩子,进而尊重孩子个性并加以引导。
4、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们常常发现,当孩子到小学后,有些家庭就会出现紧张的亲子关系。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不懂得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直把孩子当做是应该听自己话的小孩子。
进入小学后,家长与孩子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家长尊重、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亲子关系维护得好,那么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如果这个阶段亲子关系没有处理好就很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