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同学们好。
上一堂课,我们了解了这首词的大致内容和范仲淹作词的时代背景。同时,我们也知道这是范仲淹在秋天的感怀之作。那么,范仲淹究竟感怀了什么呢?
想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在这首词中,范仲淹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有同学说,表达了思乡之情,还有同学说表达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也有同学认为表达了范仲淹的爱国情怀。
很好,那么你们又是从哪里看出来呢?
这位同学认为是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里看出来。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句,
大家可以看到老师圈出了“一”和“万”两个字,那么两个数字有什么特点呢?对了,对比鲜明。那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作用呢?让情感表达更加的强烈,更加突显思乡之情。
还有同学记得“燕然未勒”是什么典故吗?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对,就是功业未立的意思。
那从“归无计”这三个字,你又能体会到你能品味出什么情感?同学们可以自己默读两遍,品味一下。有的同学说蕴含着心酸无奈的感觉,还有的同学说蕴含着惆怅忧伤的情感。所以归无计这三个字,体现出了作者的无奈心酸和悲凉之感。
还有哪句话呢?这位同学认为“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一句也能看出。一起来看一下这句。
这里“悠悠”二字可以体现出笛声怎么样。对了,悠远绵长。那么作者的情思也随着笛声变得绵长悠远。让作者的愁思体现的更加形象。
这里的“霜”大家能联想出哪些诗句呢?有“疑是地上霜”,还有吗?还有《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么这里的“霜”字有什么相同的作用呢?有同学说都渲染了气氛,那么渲染了什么气氛呢?对,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还有别的句子吗?
对,还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那么有谁记得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嗯,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以谁能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将军也就是就是作者的相思之愁,愁白了头发。
现在综合了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会发现这几句都出自——下阕,那么上阕是否就可以删去呢?
答案当然是,不可以。
那么问题来了,上阕作用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五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这位同学说,上阕是借景抒情。还有吗?
嗯,还有渲染气氛,什么气氛呢?对辽阔肃杀的气氛。还有吗?还能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上阕的“风景异”引出下阕的“思”。眼前之景引出心中之思。上下阕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了忧国思家的思想情感。
现在请大家再次朗读全文,记得这次一定要有感情地朗读。
结合之前学过的《岳阳楼记》,我们都知道范仲淹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可是你知道范仲淹的另一面吗?
现在自由诵读两遍黑板上的这首词《苏幕遮.怀旧》。对比两者的差异,可以小组讨论五分钟。
我们能看出这首《苏幕遮》和《渔家傲》,风格差异显著,渔家傲表现出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悲壮,那么,苏幕遮就展示出范仲淹羁旅思乡的惆怅。一首辽阔孤寂,而另一首婉转惆怅。我们会发现原来,范仲淹不仅有家国大义,还有着儿女情长,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立体饱满的范仲淹。
而这两首词的风格差异也是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两个视频进一步体会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
这话虽是讲柳永与苏轼词风的不同,但是也很好地代表了豪放与婉约两派的差别。
总结一下,两者的主要差别就在于风格……(PPT内容)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小任务:
对比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思考同为边塞题材的诗词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提示:可以对比两者的时代背景,分析思想情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