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悦读: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1)
文|张爱敏
我的工作既给我带来过欢乐,也给我带来过忧伤。我曾不止一次地因为自觉对某个不守纪律、懒散、不听话、任性的孩子束手无策而感到极大的不安、懊恼,有时甚至真正地感受到痛苦。
我深有同感。当这些孩子对我的规劝、教诲、严厉申斥、惩罚,甚至对集体的尖锐批评,都采取带有挑衅性的粗暴态度,或者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我都不能自已。特别是看到他们对自己的不体面的行为不肯最任何自我批评,反而给人造成一种以此为荣,以此炫耀自己的印象,我更是情不能自已。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一次次扪心自问:如何在孩童身上播下美好的种子;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才能让孩童认同你的说法,并追随高尚行为,使之成为自己内在的需求;如何才能把“立德树人”之人类丰富的,取之不竭的经验传授给儿童;又该怎样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而今,耳边总是充斥着“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让花成花,让树成树”“面对躺平、摆烂的学生深感无力”。是某些学生真的不好教了吗?是某些学生真的不可救药了吗?我觉得有“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认其实在某些时候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的方针是偏颇的。我们在教育学生,往往致力于纠正缺点,甚至预防缺点。事实证明,也让我越来越相信,通过这种途径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到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失,更轻率。”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生活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学校、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尤其是教师在教育方面尽到努力,就可以也应该吧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正直的、诚实的、热爱劳动的、坚强而勇敢的、忠于祖国和劳动人民的人。
那么,我们通过生活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首先,从在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这样说:通向儿童心灵的道路,不是一条只需要教育者及时铲除杂草(儿童的缺点)的、平坦而洁净的小道,而是一片肥沃的田地,儿童的各种优秀品德像幼苗一样,将在这块土地上逐渐成长。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一个精心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应该去扶正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幼苗的脆弱的细根,去爱护每一片急需阳光的绿叶……
其次,在对一个集体进行教育时,必须了解这个集体中每一个儿童不同的精神世界,细心地教育每一个培养对象。
……
苏霍姆林斯基坚信:热爱劳动、积极完成社会所需要的每一项任务,具有个人自尊感,随时随地关心别人,对同志富有同情心等,是形成儿童道德面貌的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
合上书本,我再一次坚信:生活就是教育,在劳动中践行,是培养和发扬这些优秀品质,更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时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