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写作的缘分,源于7年前,那时我着迷于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中有比较大的篇幅讲述了作者与写作之间的缘分,也提及到每当跑步时,作者总会获得很多的写作灵感。更让我为之着迷的是,作者在接近30岁的时候,才开始写小说。后来经过不断的创造与尝试后,他写的小说才渐渐为人所知。
也许因为自己也是马拉松迷,过去那几年,每年都坚持跑2次半马。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头脑也不断地冒出过很多想法、观点,以至于帮助我每天坚持千字文的创作。从2016年开始,我坚持了300多天的千字文创作,写自己的生活感想、工作反思、旅游小记、读书心得等。
那段时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写作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村上春树说过,喜欢的东西,自然能够坚持,不喜欢的,怎么都坚持不了。而写作于我,在那个时间,就是自然能够坚持的东西,没有给我带来痛苦,反而是踏实、喜悦。
但那时的我,终究逃离不掉人性的弱点、躲避不过尘世的诱惑,工作压力、感情变故导致自己中断了写作,后面断断续续尝试过捡起来,但一直都未能维持回原来每日千字的习惯。现在回想起来,倍感可惜。但我始终坚信,我不会放弃。
我热爱写作,除了曾经享受过坚持写作带给我的成就感以外,我还有一个梦想,出一本书,并且成为一名自由作家。在过去的10年里,我走了很多路,见了很多人,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字,无数个夜晚,我独自面对着电脑,敲打键盘,记录下无数个瞬间。我内心始终有一种渴望,我渴望把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能帮助一些人,哪怕只能给一些相似的心灵以些许慰藉,足矣!
对于每一个热爱阅读的朋友来讲,人生中总会有那么几本书是百看不厌的,我也不例外。于我而言,我最爱不释手的书是一位韩国女作家写的《为公主喝彩》。为什么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会有那么大的魔力呢?因为它曾经给我力量,给我希望。
《为公主喝彩》这本书,讲的是八位女主人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异国他乡努力拼搏,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故事。圆梦的人很多,为什么作者就选了这几位女主人公呢?让我来给大家列举其中一位述说。
书中有一位女主人公,音乐剧作曲家佐伊·孙。说来大家也不信,小时候,她曾被班里的同学称为“怪小孩”,因为她虽然会看乐谱,但始终不能按着乐谱弹对曲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自己心中的旋律弹奏。
后来老师实在教不了她,她只能退学。在机缘巧合中,与音乐剧结缘,最终成为了一名纽约客,她做的音乐剧也成功在美国百老汇演奏。
书中有一张插画,一位中年绅士在下雨天等着过人行横道,在他身旁立着一把大提琴。绅士不管自己已经淋湿的全身,将雨伞“无私”地倾向大提琴一遍。他好像在说,“不能让我的梦想被雨淋湿”。
在我们今天看来,那是一个有点华而不实的鸡汤故事。也许有人会不屑于此,但对于当时的我,一个尚未经过社会毒打、对未来无比向往的我来讲,那一个个鲜活的女主人公,给予了我无限的力量。
在那本书的影响下,我义无反顾地成为了一名“追梦人”。从选择工作城市、旅居的生活方式、自媒体创作等,时刻惦记着我的梦想,不能被雨淋湿。
如今,即使经过了岁月的蹂躏,但那本书,依然在我床边,与我相伴。
对于曾经坚持过300多天,每天风雨不改地写下1000字以上的我来说,1500字不是一件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难的不是写,是写得好,或者说写出来的东西能见人。能见人,意味着对别人有帮助。我一直在追求,然后求而不得,再慢慢气馁,往往到后面又不甘心。打从内心深处,知道自己不会放弃,但每次都是苟延残喘。
拿之前在机构里提倡学习英文的方法Learn-Try-Apply来说,Try这个过程至关重要,你要Try得多,apply时才能信手拈来。
与此同时,Learn的基础也不能差,在写作中,Learn的内容大致分2部分,一是文字表达,二是思维逻辑。如果你在文字表达中积累得比较多,那你可以走文学路线;另一个就是如果你的语言表达本来就是一般般,那么我们可以在思维逻辑方面下功夫,意思就是你要博览群书,走无数路,行成自己的一套理论方法,有新奇的观点,或者有正确的三观,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观点,那你的文字才有价值。讲到Learn,那就是你要多阅读,多思考,然后写下来,再反思,才有办法一步步进行提升。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重新获得了flow心流这种状态。
仍然记得曾经听过“flow”心流这个词,描述的是当一个人专注于做某件事,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做这件事的规律,让每个步骤都很顺利,从而获得的一个感觉。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从百度上来看,心流是属于一个心理学词语概念,指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事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这个过程中往往不愿意被人打扰,也称抗拒中断,也是一种将个人的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件事上的心理状态。在此种状态下,一个人往往会有高度兴奋及充实感。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哈维尔(哲学家,话剧家,捷克总统)
写作,我会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