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读书这种文书工作,最怕的是考试;进入工作,最烦人,但又不得不重视的文书工作,应该是写报告吧。
在家休养,应汀妈的要求,协助她做一份PPT。至此,完成度约70%。被提出这样的要求,许是自2007年进入职场到今天,常常被评价为一个“报告写的还可以的家伙吧”。于是,休息之际,又回忆起自己写报告的那些年。
2009年进入苏州佳能,生产技术课。说白了,是修理生产线上不时损坏的设备。修设备可能有点难度,但写报告是绝对的繁琐。
印象中第一次独立维修了不知什么设备,然后被领导要求写一份维修报告。于是,有了如下接近一个月的修改履历:
1,Word档文字,洋洋洒洒1000字,从上班心情说起,到产线员工关系结束,心意满满的上交。→领导根本没有时间看,退回;
2,听同事说领导喜欢看EXCEL格式,于是将千字文转移到EXCEL,分段,放个中心句,继续上交。→领导说废话太多,退回;
3、删除上班心情、产线员工关系等描述,重点提现设备维修经验及心理感想,继续上交。→领导说要图文并茂,退回;
4、模拟事故现场,拍照,再次编辑修改,上交。→领导说要有背景情况描述,退回;
5、抄写了同事的报告,加上一段看似可有可无的“背景”,继续上交。→领导说要提现逻辑性,再发防止对策要明确,退回。
6、继续修改,像写菜谱一样写维修步骤,删除维修心理感想,追加水平展开对策,继续上交。→领导说图片位置要合理,文字大小要统一,退回。
7、调整图片大小,调整文字字体、大小、粗细……继续上交。→领导说打印出来要正好一页,退回。
8、打印预览确认缩放尺寸,继续上交。→领导勉强接收。
这第一份报告的经验尤其深刻,但写报告似乎也成了技能之一。写一份报告的耗时,从一个月,到一个星期,到一天,但到底可能还是需要2个小时吧。
“那是多么的多么的浪费时间!” 在第一份工作的2年多时间里,每每写报告,我几乎都会这样想。但毕竟打工,不曾想过反抗。
第二份工作是私企销售。转行业、转岗位,几乎一起从头开始。唯独写报告的习惯倒是保留了下来。
那时候业绩很一般,但市场上搜索来的零零总总的信息,确总能被整理的还能看上一眼。每每销售会议,也总能逃过一劫。
于是,虽然已经和日本领导几乎已经没有联系,倒是挺感慨当年跨入第一份工作后“惨痛”的报告经历。
第二份工作一干干了近10年,后几年自己也慢慢做了领导。再之后跳槽,也总有几个人要管理。
不但自己写报告,有的时候也常常要下面的人下报告。
于是,报告成了管理工具的一部分,被重新思考。
一个人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也许最大的差别即在于,开始进入社会环境,开始融入分工协作。而分工协作一旦开始,沟通即成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越大的项目,沟通越重要!
表面的沟通,日本称之为“报联商”,即报告、联络、商议的意思。主要的载体无非:面聊、电话、邮件,现在多了微信、钉钉等等;
报告,可以说是“表面沟通”中最为复杂的载体。从内容而言,包含了现象的描述、问题的分析、对策的提出、实施情况的介绍,当然,也可以放上“上班的心情”或者“产线员工关系”等等;形式上则更加多变,WORD常用于图文并茂,EXCEL长于数理计算分析甚至公式代码,PPT则是最全面的总括,常常用于路演。听前辈即讲过,从报告的难易度来说,PPT最难,WORD最简单。
当然,说到表面的沟通,自然就有深一层的意思:我以为,是思维逻辑。所谓对牛弹琴的低效,就是听者不知道说的是什么。面聊、电话、邮件、微信、钉钉等各种沟通工具,其实各有侧重点。对于复杂情况的沟通,邮件或报告是最合适的载体,其中又以EXCEL类报告逻辑性最强。
回想第一份工作两年半的时间,近百份报告的锤炼,是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大学毕业生,都放到了一个环境里来工作,都通过一类表格来阐述事实,都以一种思维逻辑的看待现象,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确实,在初期的个人单项工作中,一份报告要花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低效显而易见。但3个月后,管理人员也许会惊奇的发现,哪怕是很复杂的问题,参与者都可以以相互理解的逻辑、以一言即明的表达参与到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讨论中,自此沟通的成本,因沟通出错而犯错的成本反而大幅下降。于是感叹:如此高效!
当然,报告也是一种记录!
工厂或者管理者,以报告记录工作中曾经发生的一切善恶。而作为写报告的个体,从洋洋洒洒千字WORD到简洁美观的PPT,也是能力成长的一份记录吧。
以上,关于写报告的一点点感想。工作这么多年,零零碎碎的想过,也跟同事说过。
今天,以文字的形式,相对系统的整理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