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看这像什么?”
我回头看时,杭杭正举着一个餐巾纸做成的小动物,在我的前面晃悠,她得意地抿着嘴笑着,等待着我的回答。
六岁的她,眼睛亮亮的,一笑,就露出那颗摇摇欲坠的门齿,她怕我猜不到似的,重新把餐巾纸整理了一下,又把那被她“改造”过的餐巾纸放到我眼前。
“小马?”我说道。
她摇摇头,又把其中的一块餐巾纸整理了一下,满怀期待地启发我:“你看看,这像什么?”
“穿着风衣的小马”。她亮出了答案,又强调说“是像我一样两个腿站着的小马”。
我仔细看了看那被她弄的粗细不一长短不一的看似有形却也无形的一堆餐巾纸,的确是“穿着风衣的两条腿站着的小马”啊!唉,这也太考验我的想象力了吧。
她得意地笑了,在写字桌前坐下,又开始拿起几张餐巾纸,饶有兴趣地摆弄起来。
冬日的午后,阳光就这样随意斜照在我们这有些凌乱的房间,也照在正在忙碌的杭杭身上,一如多年前的那样,宁静而温暖。只是,那时候她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很安静地躺在阳光中,小手小脚不时地挥舞着,努力地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累了,就沉沉睡去。整个月子里,她都极少闹腾。老人们都说,这孩子省心啊!
的确,杭杭没有经受过断奶之苦,也没有体验过母女分别的那种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这也让我减轻了若干的烦恼。10个月的时候,奶奶要将她领回老家,临走的时候,她竟然微笑着和我再见。我也微笑着再见,回头,阳光一如既往洒满了房间,只是温暖中已经没有了那个小小的身影。一瞬间,我泪流满面。
接下来的日子,是每个周一次的探望。记得那时回家途中我的一路小跑,那进门就开始的大声呼唤,那四处寻找那小小身影的焦灼的眼神,那见面瞬间的巨大欢喜。我一下子把她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她咯咯地笑着,玩耍似的躲闪着我的热情。
再后来,是两个周甚至一个月的等待和见面。每天的电话里,她习惯性的叫着“妈妈”,然后就跑一边玩去了。我渴望地搜索着电话里她的只言片语,在婆婆的转述中想象着她的一颦一笑。虽然我相信她在奶奶家过得很好,但夜深人静的宿舍里,我想象着她何时玩耍、何时入睡,想象着她每天如何探索认识这个崭新的世界。念到深处,甚至会后悔自己抛家舍业求学的冲动,如果,如果知道母女分别是如此滋味,我相信,做决定时我不会有当初的决绝与勇气。但是我能做的,只能是在生活的这趟列车上渐行渐远,和她在一起的念头是我坚持下去的勇气,所以我不怕深夜里独行,不怕冬日里的奔波,只为多见一面,多呆一分钟,多看看她那天真的笑脸。而每次,她都会笑着和我再见,从来没有因为分别哭闹过。婆婆说杭杭这孩子,心大。
那段日子,我分身乏术,在学校、家庭和婆婆家之间来回奔波。每当疲倦的时候,就能听到来自心底那强烈的呼唤:“和你在一起,一定要和你在一起。”于是,我打起精神,重新应对学业的压力。就这样,一直支持着我走到了答辩,乃至最终的毕业。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在那个夏天,在异地丰厚的待遇和回青岛的前途未卜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后者。虽然我付出了等待,付出了代价,但是现在,我能够真的“和你在一起”,我们全家就真的在一起了。
就像今天下午这样,老公上班了,我和杭杭呆在家里,她自由地画画、折纸,饶有兴趣地摆弄着餐巾纸,甚至在餐巾纸上写写划划。一地的凌乱,一地的阳光,还有那流淌在我和杭杭之间的那种浓浓的亲情。就像《和你在一起》那个影片结尾时候充满离别之情的极具有俄罗斯斯特雷巴风格的小提琴独奏,欢快而活泼,深入人心。
前几天看《非诚勿扰2》,很是泪流了一把。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影片中孙红雷在自己的人生告别会上对女儿川川的那句话:“谢谢你川川,很抱歉给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却不能好好陪你”。这句话勾起了这几年来对杭杭的愧疚、思念以及难以弥补的缺憾,一瞬间,泪水夺眶而出。
“和你在一起”,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虽然前5年我没有做好,但是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在该扶住的时候扶住,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只是,我会坚定地站在你的身后,看着你从容长大。
“妈妈,你看,我又做了一只小马”,杭杭抬起头来冲着我神秘地笑着,同时,举起手中的被她“蹂躏”过的餐巾纸,依然是两个腿的像人一样站立的小马,只是没有了那个所谓的披风。
“妈妈,这个是围着围巾的小马。”杭杭给我解释了一下。接着她将两个餐巾纸做的小马并排放在一起。“看,这样他们俩就可以在一起玩了。”
“对,要在一起。”我笑着点了点头。“要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