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读到这个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看见沙滩上一只刚刚出生的小海龟在艰难爬行,想爬到海里去。这个小男孩很善良,不忍心看这只刚刚出生的小海龟那么艰难地爬,就捡起小海龟,把它扔到了海里。小男孩认为他做了一件善事,但接下来的故事却是一个悲剧:
离这个海滩不远的地方其实有无数的小海龟。在自然界,小海龟爬到大海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巨大的危险:天敌军舰鸟会过来吃它们。所以,小海龟大规模爬向大海之前,都会派出一两只小海龟先爬向海里。如果它安全爬到了大海就会发出“我安全到达”的信号,让其他小海龟知道没有危险;如果小海龟们接不到这个信号,就意味着那只小海龟已经牺牲了,它们就会暂停向大海的迁徙,等一会儿再继续派出一只小海龟……直到连续几只小海龟都安全到达大海,它们才会大规模地开始向大海迁徙。
这个小男孩在无意中干了一件极坏的事情:让小海龟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这里是安全的”,所以,无数小海龟开始爬向大海的时候,成群的军舰鸟飞来把这些小海龟叼起来吃了。
原本是好心,却办了一件坏事,更关键的是对此还一无所知。
我们身边从不乏这样的例子。
但为什么会这样?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管窥效应”:善恶的问题看上去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是一个认知问题,它的关键在于,你是对局部的认知还是对整体的认知。
基于局部的“管窥认知”就可能导致恶,真正的善是基于对整体的认知的。
如果缺乏对确定性背后的那个不确定性的敬畏,那么很可能就是在作恶。
所以我们会不断的看到出于善意却导致悲剧的故事,让人不胜唏嘘:
有人义无反顾做慈善,最后反而被拖垮,而被救助者又回归穷困凄凉;
某人对花生过敏,她的同事不知就里却武断认为是挑食,在食物上偷偷抹上花生酱,致使当事人休克身亡;
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善良,却没有想过:
满足自己的“善心”做了善事,但因缺乏认知,没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导致“恶”的后果。
回到那个问题:
善良到底是什么?
善良不是道德问题,或者说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其最终还是认知问题。
在发善心的时候,还是需要问问自己:
我所做的真是善事吗?
不能简单的满足于“感动自己”,要防止因小“善”而致大“恶”。
这个故事让我对善恶的认知有了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