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条让人无语又无奈的新闻。
长沙一位单亲妈妈,劝自己的儿子不要玩游戏,却反而被儿子锁在了自家门外。
无论妈妈说什么,孩子都不肯开门,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报警求助。
消防员破门后发现,家里已被男孩弄得一片狼藉。
屋里所有的家具、电器全被砸得稀烂,无一幸免。
经过消防员和妈妈四处寻找,才发现男孩光着膀子,独自躲在衣柜里。
消防员把孩子抱出来,帮他穿上衣服,他还在不停地抽泣。
后来听社区工作人员说,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平时只要孩子不听话,妈妈就经常把孩子锁在门外。
所以孩子和妈妈对着干,一找到机会也把妈妈关在门外。
看着家里墙上的奖状,可以想象,这个男孩之前应该是一个学习很好、表现很优秀的孩子。
为什么他现在像变了一个人,总是和妈妈对着干,变得这么叛逆呢?
我想,答案应该不仅仅是妈妈不让孩子玩游戏这么简单。
而这也能从妈妈看到孩子没穿衣服、消沉无助,却只是敷衍地关心几句,然后反复强调自己“动了手术”“你们要帮我”上可见一斑。
很多父母总是说,孩子大了,不再“听话”了;学会顶嘴了,变得“叛逆”了。
但你可知道,孩子所有的叛逆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叛逆,是每位父母都必将迎接的一课。 而我们只有读懂了孩子的叛逆,才能成为好父母。
叛逆,是孩子的“呼救”
曾在丁香医生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在省重点高中上学的女孩,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
但只要女孩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不断地否定她、打击她。
高中住校后,女孩因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经常跟同学发生争执。
女孩打电话跟妈妈求助,诉说自己被孤立、被欺负。
妈妈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关心孩子、了解真相,而是让她自己反省。
有一次,女孩妈妈接到班主任老师的投诉,回过头来把女孩狠狠地臭骂了一顿。
“跟每个同学都搞不好关系,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你能不能好好反思一下你自己!”
后来,女孩再也没有跟妈妈打电话倾诉过,她的状态也越来越差:
她开始变得歇斯底里,总是无意识地抠自己的手指,抠得指尖遍布伤口;
她开始拒绝跟妈妈沟通,总是一个人在深夜痛哭。
直到有一天,女孩对妈妈说自己站在教学楼上就想往下跳时,女孩的妈妈才慌了神,赶紧带女孩去看医生。
可是,当医生确认女孩得了中度抑郁症时,女孩的妈妈没有关心女孩的病情,反而失望地责备女孩:
“我们付出这么多,把你培养进这么好的学校,你怎么那么不让人省心?”
这一次,女孩彻底绝望。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然后安静地吃下了一整瓶安眠药……
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说:
“叛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无助,本质也是无助。”
如果父母能及时察觉到孩子的无助,将她从困顿中解救出来,那么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当孩子感到无助的时候,父母及时出现,帮孩子一把,孩子才会在父母身上获得求助的勇气。
可很多父母,常常听不到孩子的呼唤。
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刚满月的小芸被父母送到乡下,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父母俩在外面打工,几年才回去一次,平时也很少往家里打电话,对孩子不闻不问。
小芸从小就觉得,是父母不要自己、不喜欢自己才被送到外公外婆家。
后来,小芸上学了,她在学校学习很好,每次考了好成绩,打电话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就会高兴地夸奖她。
小芸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体会到妈妈的爱。
五年级时,小芸因为一次意外摔断了右手,妈妈迫不得已把她接回身边治疗。
休学一年后,成绩一落千丈。
小芸接受不了成绩退步的事实,开始自暴自弃、沉迷网络,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
妈妈每天忙着上班,和小芸很少沟通,老师找到爸爸告状。
爸爸不问原因就教训小芸,父女关系本来就不好,从此更恶劣了。
爸爸妈妈不知道,小芸一直觉得,自己以前成绩好,所以他们喜欢她,现在自己成绩不好了,爸爸妈妈一定不爱自己了。
很多时候,父母只看到了孩子叛逆的情绪和行为,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需求。
心理学上,有一个“推压杆效应”:
当人们在坐木质过山车时,会反复推压杆,来检验压杆安不安全。
那些叛逆的孩子,就像检查推压杆的人一样,需要反复试探,才能确认父母的爱。
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叛逆,不过是在向父母呼救:
“看看我,帮帮我!”
如果父母能及时看到孩子的需求,适时提供帮助,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也就不需要用叛逆的方式来博取关注了。
叛逆,是孩子对“自我权力”的争夺
孩子的叛逆,不仅仅是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更是想要做自己。
《中国青少年报告》曾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75.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父母都过于强势:
孩子渴望独立,父母却事事包办。
孩子想要自由,父母却将孩子紧紧绑在身边。
孩子试图规划自己的人生,父母却要强行设计孩子的未来。
其实,孩子的“逆”,大多源于父母的“叛”——对孩子意愿的无视和背叛。
在甜品店里,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对母女来买蛋糕,女儿想要巧克力蛋糕。
妈妈却说,巧克力吃多了会发胖,让拿水果蛋糕。
女儿不高兴,只要是蛋糕,不都会发胖嘛?
母女俩在蛋糕店里争执起来,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后来妈妈恼羞成怒:
“我是你妈,听我的,不然不买了!”
这样的场景多么熟悉,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父母总是爱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捍卫自己的权威。
久而久之,当孩子攒满委屈,就会越来越叛逆不听话,导致亲子间的斗争。
我想起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一对母子温和的对话,与此截然相反。
妈妈想让11岁的儿子继续学习钢琴,可儿子有些不乐意。
送儿子上学的路上,妈妈特别真诚地对儿子说:
“儿子,你继续上钢琴课,我会爱你。
你不上钢琴课,我还是一样爱你。”
听了妈妈的话,儿子瞬间展露了笑容,他决定继续上钢琴课,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父母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父母只有卸下高高在上的威望,孩子才能卸下防备。
当孩子拥有自己做主的权利,他才会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人,能够自信地做自己。
孩子叛逆期,是对父母巨大的考验
叛逆的孩子,最大的需求是能够被父母看见、理解,努力做自己。
外界的控制和阻力越大,孩子的抵抗就会越厉害。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只有理解孩子叛逆的根源,避开锋芒,才能和孩子和平相处。
陪伴,情感才是引导孩子唯一的线
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叛逆,父母最重要的是陪伴,因为,情感才是引导孩子唯一的线。”
歌手白举纲青春期时非常叛逆,跟父亲吵架、离家出走,不是打游戏就是K歌喝酒。
有一次过生日,他跟父母拿了钱在外面和同学喝酒,喝醉了才回家。
父亲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给他写了封信,信中说:
“儿子,我知道对于你来说,这也许能够使你开心,或者这是你叛逆期发泄的方式。但是我希望,你自己不要受到伤害。”
父亲的爱和陪伴,让白举纲在莽撞中摸索,有过迷茫,却没有丧失方向。
他慢慢找到了喜欢的事情,未来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如果孩子叛逆拒绝引导,父母不妨保持观望和陪伴。
相信只要有情感这根线,孩子就不会走得太偏。
理解,是打开孩子内心的通道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书中指出,叛逆的孩子几乎都会觉得不被家人理解,家人也确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那样。
但理解,才是最有效消除叛逆的方法。
在辽宁,有位父亲看到14岁的儿子叛逆,不写作业,厌学严重。
他说服了家人,辞职带着儿子走遍全国,打算用陪伴和脚步,引发孩子对人生更多的体验和思考。
相比旅行本身,更可贵的是,父亲看到了孩子叛逆背后的需求,理解了他内心的涌动。
父母只有理解了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孩子才愿意和你沟通。
赋权,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
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平等地和孩子交流。
跟孩子一起讨论他们的未来,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权利,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话。
一个叛逆的孩子,往往需要的是能够被赋权,让他做自己。
孩子的叛逆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
父母只要给予足够的爱与耐心去引导,孩子终究会慢慢向你靠近。
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关注、被理解、被尊重,他才能产生良好的感受,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教导,才会拔掉身上那叛逆的刺。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看见即疗愈。
愿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能充满理解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