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宋朝开国皇帝。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
太宗赵光义,在位21年。赵匡胤之弟。灭北汉,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真宗赵恒,在位25年。宋太宗第三子。即位之初,勤于政事。北上亲征,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在位后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赵恒好文学,擅书法。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励学篇》。有《御制集》三百卷,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仁宗赵祯,在位42年。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3岁即位,由太后当政。11年后亲政。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朝趁机重兵压境,迫宋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开展“庆历新政”变法失败。史学家称这个时期为“仁宗盛治”。
英宗赵曙,在位5年。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宋仁宗赵祯养子。在位第三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病死。
神宗赵顼,在位18年。宋英宗赵曙长子。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称称“熙宁变法”。收复河湟。
哲宗赵煦,在位16年。宋神宗赵顼第六子。九岁即位,太皇太后高氏执政。高氏用旧党,废新法。7年后高氏去世,哲宗执政,复用新法,废旧党。收取青唐。伐西夏,西夏臣服。
徽宗赵佶,在位25年。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哲宗无子而亡,向太后立赵佶为帝。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后来金国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之变后与长子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去。
死后尸体被迎回南宋。
钦宗赵桓,在位一年零两个月。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赵桓是北宋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北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