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9. 星期三 天气 晴
今天来说说《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简说唐诗》。
提及唐诗,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那句“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事也会吟”。尽管只是一句朴素的语言,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唐诗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由另一位贤淑温婉的女子李夏所编著的“通识国学读本”中的另外一本《简说唐诗》。作者李夏毕业于郑州大学文学学院,是一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师从汪明安教授。从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古灵精怪的女子,《开篇的话》便是以“看,皇帝哥哥李显今儿闲了......”为开头,调侃地介绍起了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唐诗。以一个又一个的唐代诗人生活的场景为铺垫,按着时代的变迁为序,介绍了唐代几百年间诗歌发展历程。她带着你,你带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优美唐诗的天穹里。她说“如果你读不懂诗,一定是还未将诗人激活,尤其是未将唐朝的诗人激活!因为他们在诗歌里尽情地展示着生命的各种状态,或哭或笑或癫或狂,都无比真实!”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李夏的文字里来尝试激活唐朝的诗人吧!
本书一共二十章,也就是有二十篇文章。与众不同的是这二十章节的题目分别以二十个新颖的问句充当,譬如:初唐宫廷文人只会拍马屁?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怎样炼成的?李白会武功?还是混血诗人?等等。这些问题初看便让人忍俊不禁,进而怀着无比好奇的疑问不由自主地走进作者的文本。因为,我就是看着这些吸引人的题目走进去的。
书本封面便是一个问题“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故而,阅读书籍前这应该是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了。
这首先的原因就是——唐代是一个“诗的朝代”,这应该算是一个社会原因了吧。唐代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会作诗,诗人多了,诗歌数量自然多了。曾有一本清朝年间编的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中就有四万多首。但还只是唐诗的一小部分,再加上唐代地域广阔,人口数增多,人民崇拜诗人,于是诗歌广为流传,故而很多的有名诗人也就被人们所熟知了。
其次,这个问题还有其内部的原因,那就是诗歌本身特征的原因了。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歌的发起在于人们口口相传的《诗经》,在于情感丰富的《楚辞》,到了后来三国魏晋的“建安风骨”、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田园山水诗”的出现,都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风格储备。从《诗经》的四言,二二节拍,到了唐诗的五言七言,这变化的不仅仅是字数,更是诗歌音律的灵动,符合了人们吟唱的节奏,也是诗歌对仗、押韵等技巧的完善。有了这些诗歌的基本功底,到了唐代这个开明的社会里,诗歌这棵大树顺理成章的越来越茁壮,于是诗歌在唐代繁荣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再次,对于诗歌的发展还有其外在的因素,那就是唐代的科举制度的发展。我们从历史上就可以知道,唐代时期的国力十分的强盛,“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一个个名垂青史的社会繁荣时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了,各民族的融合就增强了,于是形成了更加开明、开放的社会文化,相比起其他朝代,读书的人就多了起来,彼此互相交流的机会多了,人们的视野也就开阔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于社会自由开放了,唐代的知识分子大多都有读书漫游的经历,这样就深入了社会结交了朋友,也带了社会文化的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诗人的个性自由了,言为心声,他们的诗作当然也就无拘无束了。但是“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中一定要考的就是诗赋,自唐高宗起,就把诗赋作为了进士考试的内容了,其中又以诗为主要,赋为次要,这样的一种制度也就助推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发展。而且也因这样的社会需要,唐代出现了“行卷”的社会现象,出现了“干谒诗”这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从上述的文字里,我们了解了“诗坛高手为何多出唐代”的原因,也知道了唐诗的繁荣与那个繁荣的唐代是分不开的,更加印证了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发展,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这个观点。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首先我们来说说“宫廷诗”、“格律诗”和“宫体诗”。
“宫廷诗”顾名思义就是出现在宫廷里的诗歌了。之前说过,唐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作诗,那么宫廷诗的出现就在正常不过了。无论是考试,还是日常宫廷活动,诗歌都成了必不可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我们所熟悉的“诗仙”“诗圣”“诗佛”“诗鬼”等等人都曾经在朝为官。但是,宫廷诗有宫廷式的规矩,它就如政府颁发的文件通知一般,有着严格的要求,是很正统的。在宫廷诗中极少用到口语和俗语,多用典故,而且典故都用的很典雅,有板有眼,其不可肆意放肆,毕竟是正式场合,书面用语很重要。所以宫廷诗歌讲究格律,讲究用典,但是却少了些许自由的风骨。
至于“格律诗”,这不是相对于“宫廷诗”而言的,它是区别于古体诗歌而言的,被称之为“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其实在南北朝的时候,格律诗就开始了萌芽,这里的格律和节奏息息相关。因为诗歌是要求吟唱出来的而律诗又是最方便入乐的诗歌,所以在南北朝的梁时代,有一个叫做沈约的人,他破解了汉语四声八音的密码。古代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普通话中的四声,只是现在四声里原本古老的入声已经没有了。于是沈约就将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归纳出了完整的诗歌声律论。他提出了要在诗歌利用平仄交错的词,这样念起来才顺口,要想唱出来才更加的悦耳,如果一句诗里只有平声或者只有仄声,那么读出来会很拗口,唱出来也不好听。
后来到了唐初宫廷文人创作的阶段,因为要符合宫廷上层人士的口味,又要更加的规范程式化,以便以后的创作有章可循,于是律诗便应运而生,每一句诗歌的平仄有了固定的规矩,再加上各种修辞技巧,在只讲究声韵技术的基础上,是格律诗更加的完善和定型,而未曾定型之前的诗歌都被称之为“古体诗”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很多,譬如字数、句法、用韵、平仄上,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古体诗不讲究平仄,而平仄的作用就是形成特定的节奏,根据汉语的声调特点,再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错的节奏,就是声律了。当然,我们不能说,有了格律诗,唐代就没有了古体诗,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尽管初唐宫廷文人为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世人却不看好他们,因为在人们眼中,这些宫廷诗人所做的格律诗无非都在“拍马屁”!当然,今天我们再来审视他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问题。
“宫体诗”和“宫廷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彼此间相互联系,却又不可相互替代。在我的理解中“宫廷诗”可以涵盖了“宫体诗”,也可并驾齐驱。如果把宫体诗特指那种宫廷艳诗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说是它是宫廷诗中的一部分,因为它也是在宫廷内被创作出来的;如若把宫体诗看做是皇族的生活诗歌,把宫廷诗看做是工作诗歌,那么二者就是并驾齐驱了。
于是,唐代的诗歌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境界,可是由于过于讲究格律和定式,所以其弊端也就再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的展现了出来,于是到了宋代的时候,这种整整齐齐的句式逐渐就被“长短句”之称的词所逐渐替代了。可是没有而来整齐的五言七言,又何曾会出现长短句的参差不齐之美呢?
总而言之吧,历史的发展总是朝前的,每一种事物的在世界上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唐诗也不例外了。
当然,书中内容很是丰富,且文本条例清晰,语言轻快简明,阅读起来令人惬意,那就接着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