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说的话,就都是观点,而是非事实。区分观点和事实很重要。书籍里面的东西,是作者的观点,而你每天观察到的现象和真实发生的事情,那才是事实。一直在说抛开现象看本质,可是本质不会向事实一样直接呈现在你的面前。你要自己去发掘。行业大牛和大咖的观点可能会很受热捧,但那也不是事实,也仅仅是观点,只不过因为他的见识会更高,所以会被舆论所热捧。就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有人说,努力就可以成功,或者成功靠运气,那这也仅仅是观点,因为,你无法向验证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一样去验证一个人的成功是纯粹地因为努力还是运气。
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在刚出来之后,被媒体热捧,说这是商业界的新观点。但是,近来这个理论一直被人所质疑,直到最近连克里斯安德森本人也承认这个理论的是错误的;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中提到的一万小时理论,在刚出来之后也被认为是所有普通人向一个行业专业人士转变的一个必备条件。即,只要我在这个领域工作了1万个小时,我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近来这个理论被《刻意练习》这本书推翻。随后人们发现,格拉德威尔只不过是抄袭了《刻意练习》的作者,心理学家安德斯 艾克里森 之前做的一个关于普通的钢琴演奏者和钢琴大师之间的一个研究;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一直被李善友叫兽所推崇。书中所提到的创新者的窘境,一直被认为是大公司无法在创新领域战胜下公司的一个解释和不可跨越的鸿沟。但是,本书的前提假设是,大公司一定要基业长青,一定要延续很久。这个前提假设本来就是错误的。就像人想要让自己的血脉更加强劲地延续下去一样,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长生不老,而是好好培育下一代。所以,从最根本的假设上,这本书就犯了一个错误。
前几年,被中国媒体所热捧的一本《货币战争》,这本书里提到,西方乃至全世界被拥有几十万亿美金资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控制。这个观点,刚出来时可谓是舆论哗然,很受大家关注。但是如果逻辑正常的人,来认真思考一下,作者的推理是从罗斯柴尔德家族两百年前所拥有的财产,按照每年6%的增速来计算的财富。看似年复合增长率并不高,但是如果按照这个罗来计算,那么今天中国的首富应该是管仲控股,范蠡家族和吕不韦集团。在漫长的百年岁月里,几乎是不可能存在一个家族或者是一份资产可以保持每年按照复利模式不断增长的模式。虽然,美国的股票指数在最近的百年间一直是处于上涨的阶段,但是这其中包括了无数公司的改朝换代和新老接替,才有今天看到的复合增长。
包括,最近以色列的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两部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在全球卖的火爆,尤其是中国。很多人,尤其是第一次读类似历史书籍的人,很容易会产生:卧槽,这本书讲的东西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的之类的感想。但是,阅读此类的书籍,更应该站在这本书籍所处的历史书籍大板块去阅读,去看看同类的书籍和最新的论文,你会突然发现,这种书籍不过仅仅是在历史领域的一个小小的创新观点而已,而不是产生那种颠覆你认知的想法。
所以,归根结底,要区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只要是人说的话,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是出于他认知、见识、学识、甚至是自身利益所阐述的观点有很大的可能是一个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