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的陈家,到三国曹魏时期的建安诸子,再到西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琅琊王氏,到最后陈郡谢家。开学来的一个半月我们终于将《世说新语》课程学习完成,而在课程中学习的一切将会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家都是晋朝时期,有名的士族。而西晋的琅琊王氏的王衍和东晋的谢安,两人两人都喜欢清谈,也同身居高官之位,可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大不相同。
谢安 ,一个人修养高,以身作则的父亲。在《世说新语》是这样说的:“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哪得出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你能看出什么?我看出了,一位完美的家长,为什么我这么说。小孩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来自于模仿,也就是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这也是老师常常说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教育孩子本不需要打和骂,只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孩子,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而不是本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这是错误的,家长通过打骂来告诉孩子不能打架骂人这不是一件可笑的事吗?久而久之,孩子们也会长大,就像吹气球一样,一次吹一点一次吹一点,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那个气球终究会爆炸。
谢安,一个有军事才能,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一个有定力的人。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淮水这里指淝水战场。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而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秦军,很难想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谢安等人是如何顶住巨大的压力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一般人在听说了自己国家以少胜多的事情肯定开心到起飞,可是谢安不一样,他身为在后方指挥的人,在看见胜利的事情后心态依然没有什么不同,就和夏侯太大同小异,只不夏侯太是倚靠在柱子上,虽然雷劈中了柱子,烧焦了衣服,可是还是看着书没有什么不同。我只能佩服谢安还有夏侯太的定力。
谢安与王衍的不同,一个心系国家,指挥战斗。一个只为保全,劝敌称帝。一个是起死回生,一个是葬送祖国。为何不同?我觉得在讨论这件事前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清谈,清谈是指研究讨论道理。我认为两个人是因为一个将清谈的理论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利用清谈出来的道理为国家效力。而一个只是讨论道理,并不运用。也就是说一个只是在空谈玄学,当然这也是当时普遍的现象。这就像行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所以说知行合一很重要,就像你掌握了核武器的制造方法和理论知识,可是你没有造出来有用吗?并没有用。在国际社会上就是纸老虎,只有威慑作用。
所以说,我们在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并不只有考试时才会用到,生活处处是考试,而且人生活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当然也不要忘记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习并不只是为了那100分的试卷,而是让以后的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是让我们成为有素质的人,有实干精神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