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生活的节奏。
一、学习吴军老师《格局》之“要思考,就要慢下来”。
1.忙,是现代人的主旋律。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是在忙,成人忙着找对象、忙着还房贷、忙着晋升,等等;孩子也在忙,在忙着学习、考试等等。
忙碌之后,是否有结果,没有人知道。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付出和所得绝不成比例。
回顾人类历史,不难发现,忙和生活好,有时未必成正比。
2.要思考,就要慢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事情,是因为我们太匆忙了,太着急了,以至于犯了太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当我们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更正很多明显的错误。
方法和效率远比忙碌重要,有时候慢下来,静下心来,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我们绝大部分人,在工作这个“考试”中,缺的不是时间,而是思考和效率。
要想生活的更好,让工作更有效率,就要慢下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到:“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想起出发的目的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做事之前,抬头看看纯净的天空,沉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
吴军老师经常提醒自己,凡事要慢三拍。慢慢做出的决定,和匆匆忙忙做出的决定,常常是不同的,也是更好的。
3.慢下来,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现代人,不要那么匆忙,要走出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
要从大自然、从生活本身,寻求无穷的乐趣,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当我们做事慢一点,少走一点弯路,多花点时间,去享受浪漫时,我们便能使自己时不时地沉浸在奇思妙想的长河中,畅游在人类知识和艺术的海洋中,去享受生活。
二、学习吴军老师《格局》之“不要成为积极的废人”。
1.越穷越忙,越忙越穷,这是好多人当下的困惑。
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
走出这个怪圈的第一步,就是要慢下来,以免自己不知不觉地成为积极的废人,或者成为伪工作者。
在慢下来之后,审视一下自己,找出自己忙碌的原因,这是走出上述怪圈的第二步。
2.特别忙但绩效差的人,有三个需要改变的毛病。
一是,干了太多不该干的事情。
这些人,往往分不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分不清哪些事情该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难免就会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好先生”。
二是,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
好多人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这种做事方法,在英语里叫做多任务同时处理。这就是多任务并行,其实就是一心多用。
由于生理上的局限,人在某一时刻只能接收、保留和处理少量的信息。如果一心多用,不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会因为来回切换任务,而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容易导致错误不断。
当有限的脑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任务挤压得越来越多时,大问题就会集中爆发。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小错不断,无论成绩还是绩效都好不了。
三是,迷信所谓的速成。
好多人喜欢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总想着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
对速成的崇拜,也是“瞎忙族”的一大特点,他们相信自己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捷径,而不是沉住气慢慢提升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狗熊掰玉米。
只有确定一个学习目标,长期坚持,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总之,只要把做事情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不要开了很多头却不结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一下效果,以备将来参考。这样,效率自然能提高,收益也能随之而来。
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怪圈的人,要做的就是斩断厄运链。停下来,想一想,做减法,把各种不必要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在低回报的道路上狂奔,那样,只会让人失控。
当遇到困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下来,斩断厄运链。然后重新审视目标,做减法,讲究效率,这样走出厄运的怪圈就不是难事了。
3.金句: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自己”。这是给所有前去求神谕的人看的。
三、学习吴军老师《格局》之“休息的意义”。
不懂得休息的人,其实就不懂得工作和学习。
休息的好处,除了劳逸结合、提高效率,或者保持好身体,健康长寿以外,还有以下两个益处。
第一,休息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人在一个环境中待久了,难免产生思维定式。就像王阳明说的那样“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重要的抉择时刻,但是,陷入困境无法自拔的经历好多人都有。这个时候,跳出定式思维的最好办法,就是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休息。
第二,休息可以开阔眼界。
休息的时候,到外地旅游、度假,以开阔眼界。
休息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休息,比如睡觉、看电视,或者K歌等。这样的休息是必需的,短时间内可以让人充电,但是,时间长了,人就不容易提前精神。还有一种休息是主动的,比如做运动、旅行或者游学等
休息的本质,是从外界获得信息和能量。
历史上,很多大艺术家的灵感,都来自于换一个环境,去体验自己以前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高更在大溪地的经历,让他创造出不朽的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和《我们到哪里去》。
总之,懂得休息,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利用休息时间,与各种人交往,则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之一。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日常工作产生的疲惫,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还能促进工作更有成效。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