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生的时候的同学,大学在英国念的,当时作为同一个小组做一个项目,我作为组长。当时的感觉,这个人英语能力并不好,特别内向。于是我问他,你的大学怎么过的,有英国的朋友吗?他说,呆在宿舍打游戏,只跟中国人一起玩。
2.朋友的人人网公司里,聘请了留学归来的海归。项目是人人网的在美国的房产销售网站的研发。结果她写的英文文档错误百出,有的还无法成句。文档上交给领导之前还要给朋友过目纠错。朋友说,这样的英文能力怎么毕业的?她上大学的那个班,95%的是中国人。国外也有野鸡大学啊。
3.去一个朋友家聚会,同时在场的还有一家英国家庭,由于有外宾在,当晚的语言是英语。一位高挑的英国三年级学生,显得十分活跃,但是令人尴尬的是,除了发音不标准以外,语法明显带有中文式的英语,还经常卡壳。结果听她叽里呱啦一大堆之后,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帮都没法帮忙。
4.我的一位阿富汗女性朋友,我认识她的时候,她才23岁,但是会说9门语言。小时候搬迁学了几门语言,后面的是自己学的。她聊天的时候有时候用的词语我都没有听过。
5.去慕尼黑的朋友家住一宿,因为照顾我不会说德语,全家老小都开始说英语。要说英语发音标准,在整个欧洲,德国人无出其右的。德国人干啥都讲究啊。
6.现在的室友是挪威人,跟她的爸爸妈妈(近60岁)一起吃饭,照例说英语,聊天内容从经济到政治。词汇量相当大,我惊叹的挪威的老人的英语也这么好,并且大脑一点儿也不老,紧跟实事。
7.我现在在上德语课程,我们班的同学,会说一门两门门外语的不少。他们有的干的是酒店服务员,修车工,厨师。外语只是个生存工具。
8.我现在的课程,属于入门级的。老师竟然是一位博士。
结论:我们的学习状态是,起早摸黑,一切面向考试。 德国的孩子,下午三点就下课了,没有作业,小学毕业了也未必能把100以内的口算搞明白。但是大学一毕业,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哑巴英语,看见西方人就胆怯,这里的会说几门外语是很普通了。教育的目的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我们花了太多时间政治洗脑,弱者教育,花了太多时间重复的做题,离教书育人的目标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