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去年清明节写的一篇文章,今天读来,还是很有感触。特意翻出来,放在简书上。
又到了一年的清明节。今年如果不是儿子生病,是一定要去看望外婆的。以前生活过于浮躁,很少会想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的会与心灵去连接,渴望连接家族的力量。外婆外公一共有7个孙辈,最疼的却是我。甚至于外公到了最后那两年,只要有孙辈去看望他,都经常会叫成我的名字。外婆去世那年,我在重庆读书,没能回来送她老人家,成了一生的遗憾。
孩童时期,父母严厉,一到周末、寒暑假,就往外婆家跑,跟着四合院里一帮比自己年长的小屁孩,漫山遍野的跑。回家饿了,外婆就会从挂在楼板上的竹篮里,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水果零食给我吃。有时候因为放的时间久了,甚至于都烂了,儿时不懂事的我,会在外婆惋惜的目光里,嫌弃的扔掉。外婆家的五斗柜,是个百宝箱,经常能从里面掏出各种吃的、玩的。甚至还记得,最下面一层有一个隐蔽的隔板,里面放了一个放零钱的铁罐儿。趁外婆不注意,我会偷偷从铁罐里面拿一点零钱,跑出去买零食,分给小伙伴,炫耀一番。
我最喜欢的是跟着外婆去田里干活。也是这样春分时节,田野里到处开着各种花,各色蝴蝶蜜蜂飞舞着,空气里弥漫着香甜的味道。田间小路上,外婆背着锄头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一蹦一跳的跟着。一路上,不停的问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菜,外婆总是慈祥而耐心的回答着。有时候外婆会挖一些菜拿到集市上去卖,我就帮外婆收钱。等收摊的时候,外婆总是会塞给我一些零花钱。所有这些,是我整个童年里,最温暖的回忆。
外婆年轻的时候是裁缝师傅,有着一双巧手,年纪大了,也会经常戴着老花镜给我们做一些的确良衬衣,纳鞋垫。我甚至会想,如果我生孩子的时候外婆还在世,我的孩子还能穿上外太婆为他做的小布衣吧。是啊,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总是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无私的爱,可是当我们有能力回报他们的时候,却再也没有机会。然而,我们自己也一样,当我们爱着孩子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需要他回报我们。也许,这就是爱的流动,我们的细胞里记着他们对我们的爱,一辈一辈流传下去,这也是对他们爱的最大回报。
外婆一生是如此善良的一个人,甚至于有些软弱。所以,在我母亲眼里,她是悲哀的,经常会为她抱不平,有时候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那是外婆的一生,她所有的人生经历,成长背景给予了她这样的一生。理解了我的外婆,我也更加接纳了我的母亲,从而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力量。
清明时节雨纷纷,外面突然下起暴雨来。瑾以此文,遥寄相思,以此为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