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党的决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起到关键的上传下达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基层干部面临的形式主义困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
基层减负要健全常态化机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层减负工作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要保持时刻严谨的精神,锚定“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既要解决老毛病,也要关注新问题。在减负工作过程中更要要通过表面看本质,注重源头治理,找准深层原因,要从规章制度根源上寻找问题,去除冗余,保留关键。基层减负工作是一项持久战,要不断优化现有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式,久久为功,并经常开展“回头看”行动,加强监管,才能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臂,轻装上阵。
基层减负要加强党性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形成正确的政绩观。一些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看上不看下”,“只唯上不唯实”,为基层工作有效推进造成巨大阻碍,党的决策难以真正有效落实。为此,广大干部都应时刻加强学习,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把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到实处。党员干部的思想不出偏差,一心为民,基层工作部署才能更加务实,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基层减负要结合激励担当作为。一个基层干部的工作做的好不好,应该看当地群众是哭还是笑,而非一味地只看冰冷的台账数据,基层干部应该真正重视基层,关心基层。要制定合理激励措施,让基层干部把重点工作放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事上。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对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干部给予奖励和肯定。这样才能更大地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恪尽职守、担当作为,不断干出让组织和群众都满意的实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才能真正治理形式主义之风,真正意义上为基层干部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出更多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