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ted上看了关于决策方面的一个视频,《 Tom Griffiths: 3 ways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这个视频是电脑认知科学家分享的向电脑学习分析运算的方法应用在我们的大脑上,帮助我们更好做决策的三种思维模型。分享出来,希望日常和我一样,在决策方面经常容易犹豫的小伙伴们有帮助。
电脑认知科学
把人的大脑类比电脑,然后通过电脑的运作方式对电脑的运算方式,运行机制进行学习,然后把所学应用到我们的认知中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的科学就叫做电脑认知科学。
三种电脑决策方式:
37%定律
当我们在日常的决策上,比如择偶,比如选择租住的房租,面对大量的样本,不知道怎么筛选更好的时候,可以考虑应用37%定律。这个定律是根据电脑面对随机产量以及统计学的学科得出的最优决策百分比。
当我们决定租房买房的时候,面对那么多的样本如何获取最好,最优的决策方案呢?可以尝试着给自己制定一个样本,比如决定看几套房子。比如二十套,我们可以在前一套两套的时候制定自己的选择标准,在第7套的时候做出选择,那么这个选择很可能便是我们的最优解。也可以设定为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找房子,那么第十一天的时候便是我们找到自己理想房子最好的时刻。
这个定律适用于大样本,筛选标准不明确,不好决策的选择时刻。
explore-exploit trade-off.探索—利用交易模型。
当我们面对的是部分已知或者拥有部分资源,怎么样更好的在已知和未知中更好的做出选择呢?
Tom Griffiths根据电脑编程的方式给出了另一个决策建议explore-exploit trade-off.探索—利用交易模型。这个模型鼓励的是根据不同的场景探索和利用两种方式获取信息以及决策。当我们拥有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决策,而这个决策的结果是否我们满意,如果满意就采取已有的信息进行决策。如果不满意,我们可以通过探索获取相应的决策信息并且结合已有的信息做出更好的决策。
举个例子,当我们决定去下馆子的时候,我们最少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去已经去过的馆子维持原有的选择,一种则是去新的馆子。根据我们的想在馆子吃饭的时间,和什么人一起吃饭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符合自身的选择。当我们想要尝试新的体验,和女友男友想要有新的不同的吃饭地方,那么放弃原有选择,尝试不同获取新的体验就是很好的决策。而当我们一家人呆在一起,那么去那里吃其实都不如花更多的是时间呆在一起更有味道,那么吃饭的意义其实更多在聚会,那么旧有的决策信息就可以应用起来了。
这个模型适用于信息的探索以及获取,根据自己理想实际,选择标准不同可以做出不同评判标准。
first-in, first-out principle快进快出原则。
这个原则是应用在日常空间有限,选择的梳理以及优化上。是电脑认知科学家根据电脑有短暂记忆的内存,以及方便的存储的硬盘这种存储结构得出的。认知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记忆区其实也有两个,一个是容量有限的存储空间工作记忆,一个是大容量的存储空间长时记忆。怎么样像电脑一样更好的优化我们的工作记忆区让更有用,更迫切的信息记忆留在我们的大脑中。
Tom Griffiths提出根据信息使用时间来判断,多问自己上次使用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把自己输入大脑中的信息多应用,多提取(就是多问自己让自己回答),让新的重要的信息占据记忆空间进而取代不必要,久远的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位置进而达到优化。
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在生活中,可以应用在整理书柜,货柜,以及日常的文件上。方法便是设置一个输入,一个输出区。输入的时候,把自己最近使用这个文件的信息的时间,重要性标识清楚,根据使用时间,重要性,排序,越久远的放越底下,等到新的又来时候,底下的就可以排除了。这种方法适用的场景是容量有限的空间。
后记:
这三种思维模型都是根据电脑的运行方式,算法得出的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某种具体的思维模型。很有趣,也很好玩,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