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琴音 2018.12.4
“妈妈,今天晚上你陪我练琴吧。”五年级的妞向我发出邀请。我当然愿意陪“君子”了,而且还不用“舍命”,这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
“为什么还要我陪呢?自己练不挺好的。”我逗她。
“因为我安全感不够。”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
“安全感不够,”这都什么跟什么,呵呵,我也被逗乐。
“是的呀,我0-3岁的安全感不够。”妞笑意盈盈地配合着回答我。
听着悠扬的钢琴声(其实我就是一个百分百的门外汉),看着她的专注,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码字。
“你的钢琴声,你的专注,让我有了记录的灵感。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记录片言只语了,谢谢你,宝贝,给了我灵感和动力……”
然后我继续码字,她继续练琴,而且她更加的专注更加的投入。我们相陪相伴,各自安好……
偶尔的陪练钢琴,我有时带一本书去,她练琴,我看书;我有时闭目养神,聆听她那初学者的天籁之音;有时听着她奏出的音符,看看手机处理一下信息……
因为我知道,在琴房,我就是一个聆听者,我的身份不是老师;我也相信,指法的对错,音准的对错,节奏的对错,快慢的对错……她是我的老师,我相信她有感觉她有自省力。我仅仅做好我的身份就好啦!
我的陪练,不是在监督,不是在监工,我做的仅仅是“陪”和“伴”。
“陪”和“伴”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好了,情绪就好;情绪好了,状态就好;状态好了,效能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