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雁杯”语文组赛课评析与反思
文:秦枭娜
首届“岭雁杯”青年教师语文学科比武已经结束,11位青年教师同台炫技,异彩纷呈,老师们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语言清晰、准确、生动、逻辑严谨,低段老师尤其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板书设计具有美观性和科学性,简洁明了、条理清楚且趣味盎然。
当然,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对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赛课的目的,不是检验基本功,更应该是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在语文教学中有没有一个支点可以连接打通教师的文本解读和学生的学习成长呢?
《2022版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之教学建议中说:“教师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统编新教材使用已有7年,新课标颁布也有一年多,课堂教学要重过程,重体验,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发展,重视能力的形成,学生的学习也变接收性学习为探究性、体验性、输出性学习。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语文课堂上让学习真正发生,必须依靠语文实践活动。
本次“岭雁杯”青年教师的赛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并从不同方面展现了青年教师们扎实的教学设计与转化能力。
一、落实语用,授之以渔
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但无论语文的外延有多么广博,语文课姓“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语文老师要深刻领会学科本位意识和课程性质,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运用”的牛鼻子,时刻落实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低段易老师、李老师、常老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字,从一字到一类,从字到词,再到句子,循序渐进,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爱上识字写字。 张老师在《火烧云》一课中,对“abb式”、“半()半()”等词语的积累与拓展,丰富的词语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观,引领孩子从书本走向生活体验。罗老师重点关注了对话: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意为调侃,杨氏子立刻听出了客人话里的玄机,于是巧妙对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生多次品读对话,读中悟,悟中迁移,力求学生理解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语言文字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活动就要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活动。
二、巧设支架,助力生成
“教学支架”如同建筑工地辅助工人更好工作的“脚手架”。用支架搭建起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的放矢,有据可依。一个好的教学支架,并非是越复杂越好,也不是让学生写得越多越好,而是在既不挤占学生太多阅读文本时间的同时,又能推进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陈老师执教《蜘蛛开店》,为达成学生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这一目标,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在黑板上画好蜘蛛网,让学生用“蜘蛛卖 ,顾客来了,是一只 ” 的句式说话,然后让学生将文字“粘贴”到蜘蛛网上,有趣的板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后面讲故事时,借助提示,学习就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了。侯老师执教《大象的耳朵》,学习2-5自然段时,设置了一个表演环节,出示诵读支架,读出对话中的“惊异——肯定——不以为然”,有示范读,同桌练读,最后选代表进行表演读,在活动中有了代入感,才能体验大象的心理变化。
同样的朗诵体验活动也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分角色练读,师生配合读,到配嘈杂背景声请学生上台演读,在朗诵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但我们还是要注意,有了支架意识,但支架教学不能总是停留在学生思维的“已有发展水平”之上,应该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在思维的发展,实现阅读思维的提升与拔节。
三、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没有体验,一切解释都是虚假的。文章的体裁各异、章法各异,学生不通过学习活动去探究、体验,所有的就只有模糊的概念。
识字是工具,文本还是内涵,汪老师执教《一分钟》,没有在细碎的识字过程中割裂文本,而是利用插图,引导孩子看插图、说故事,从而进行整体感知,在低段教学中注重了阅读教学的概括性和整体性,非常难得。王老师利用评选“故事大王”的情境,从借助表格讲完整,到按照顺序讲清楚,再到重要内容讲具体,从整体到局限,从概括到具体,文本与表达相关联,步步深入重思维。柏老师执教书法课《木字旁的写法》,从了解“木”的演变入手,观察“木”字在毛笔字书写中的变化,练习评价,再进行分类探究,再指导练习评价,有系统性、层次性,又有挑战性。
课堂活动是要有层级性的,许多静态的语文知识都要通过活动使它动态化呈现,既能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又能把每课学习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聚焦问题时进行深度思考、多维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向语文学科素养。
四、关于教学活动设计的几点反思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看到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1.为什么我们无法设计恰切的课堂活动?很大原因在于理论学习不够,没有好好钻研新课标,没有把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真实落实应用,同时教师对文本解读理解较片面,没有较好地将新课程理念和所教内容有机的结合,部分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到位,说不到点上,不能说出教材所处的地位、编者意图及知识的前后联系,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策略、步骤不明确、不清楚,只在外围打转。
2.为什么有的课堂氛围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而有的课堂平淡呆板,靠几个孩子撑住整节课?取决于我们的课堂活动有没有面向整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绝大多数学较容易、有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教与学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调整。活动中,部分教师讲得过多,过快,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穿新鞋走老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组织教学有待加强。重要的不是我们累着了自己,重要的是我们剥夺了孩子们发展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随着青年教师的足迹前行,感悟的不仅是理念与实践的交融,思维与智慧的碰撞,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此次活动,涌现出青年教师的一种勇往直前、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生命在于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