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1000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大脑偷懒惹的祸。
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大脑特别喜欢“生动出众”的信息,常被这些信息误导;二是大脑容易陷入“框架效应”;三是大脑盲目自信,总会产生我方立场偏差。
大脑对那些生动鲜活的信息非常敏感,容易让人产生非理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一条信息能让你联想到相应的情景画面,那么你就会轻易认定这条信息是对的。
一起来验证一下。现在有两种疾病,第一种疾病每一万个病患中就有1286人会死亡;而第二种疾病的死亡率是24.41%。你认为得了哪种疾病相对更危险呢?
这其实是一项实验内容,绝大多数被试者都觉得第一种疾病更加危险。因为“1286人死亡”明显比冷冰冰的百分比“24.41%”形象多了,这个场景在你的脑海中简直是呼之欲出,由此引发的情感反应就会让你产生误判。第一种疾病的死亡率是12.86%,只有第二种疾病死亡率的一半。
毫无疑问,图片和视频远比单纯的数字更生动,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如果我们能善加利用这点,也是一件好事。
认知科学家斯洛维克曾做过一项实验,他让大家查阅两类信息。第一类信息只有文字和数字,比如“马拉雅的粮食短缺问题影响了超过300万儿童”“埃塞俄比亚有超过1100万人急需食物援助。”而第二类信息中添加了灾民的照片,并在照片旁附上这位灾民的生活日常。
比如一个7岁女孩,每天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实验结果显示,大家更乐意为能看到照片的灾民捐款,而且捐款时也更大方。除了喜欢生动鲜活的信息,我们的大脑还容易被各种框架限制住。
比如,现在很多出租车师傅早上8点出车,到了下午3点就能有不错的收入,就赶紧收工回家。而在淡季,他们往往到了晚上8点,还没赚回本钱,因此只能四处转悠,看看有没有人上车。这种做法其实特别不理智,如果的士师傅调整一下生活节奏,旺季努力多赚钱,淡季争取多休息,多陪伴家人,那生活就会过得更加惬意。
很多出租车司机师傅之所以又忙又累,还赚不到什么钱,恰恰是因为他们只盯着“钱”看,把“钱”当成自己做事的唯一评判标准,因此忽略了其它事情。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把发生在出租车师傅身上的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当一个人陷在框架中时,他的认知和思维就会被束缚,因此他就很难看清事情的全貌。
其实,生活中就有不少商家利用“框架效应”在给我们下套呢。比如,奶茶店的店员总喜欢问我们,要大杯还是中杯,我们就会习惯性二选一。我们还能选择喝小杯的奶茶呢。吃煎饼果子时,店员也会问我们,要加一个蛋还是两个蛋?这个简单的问题,无形中又能让店家创收不少。
广告商们也喜欢利用“框架效应”大做文章。比如牛奶广告上通常会标注“95%脱脂”,但不会说“含有5%的脂肪”。因为“脱脂”会让人联想到自己会变瘦,而“脂肪”正是广大减肥人士最害怕看到的字眼,那意味着肥胖。
仔细想想,这两种措辞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就会影响人们的购买率。框架制定者对此早就心知肚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如果能理解框架效应,就不会因为框架轻易地改变自己的选择,做决定时也能更加独立自主。
最后,了解大脑常常过分自信,容易让人产生我方立场偏差。也就是说很多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特别厉害,自己的想法最重要,因此很难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对此,心理学家朗格专门做了一项实验,他让一群志愿者去买彩票。其中一半人是自主选择彩票号码,另一半人则是由实验人员随机分配号码。接着,大家可以把彩票再卖给实验人员。
结果,那些自主选购号码的人普遍认为自己手上的彩票中奖率更高,因此开价比那些接受指定彩票的人高出了4倍。
但实际上,每张彩票的中奖概率都一样,和谁来选择号码并没有关系。但是,盲目自信会让人形成错觉,认为自己选择的彩票更容易中奖。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不是这样的,自己常常是能够换位思考问题的。那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加拿大安全委员会曾做过一项调研: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驾驶水平一流,其中75%的驾驶员坦诚自己曾在开车时打电话、吃东西甚至是刮胡子、化妆。
但荒唐的是,同样是这批被调查者,他们中75%的人表示,当自己看到其他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吃东西或是打电话,会感到惶恐不安。
许多驾驶员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开车时做其他事情,不会有什么问题。而调研数据恰恰表明,由于驾车时三心二意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正在逐年递增。
从我方立场出发去看待问题,总让人产生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事情的发展动向。而且最重要的是,迷之自信这件事,大多数人都不自知,而且不承认。
总结一下,我们常常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其实和大脑的三点特质是分不开的。大脑特别喜欢生动鲜活的信息,容易被各种框架所限定,而且总相信自己永远是对的。这种认知错误往往束缚了我们日常的思考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