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过原著的我,对这个系列的热爱起源于第一部《移动迷宫》电影。
那个时候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很少,没有观众在惊险片段出现时候呼喊,也没有随时和“观影朋友”讨论,所以整个电影带着我起起伏伏的情绪,在空旷的放映厅里波动。
而到了今天能看到《移动迷宫3》的上映,说不激动绝对是假的。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带着怦怦跳的心脏跑到了电影院看这部可以让我回忆青春的电影。
第一次听说反乌托邦类型电影是《饥饿游戏》,带着对大片的向往,《移动迷宫》的出现无疑是一种奖赏。
以一人视角来诠释整个迷宫,高大的混凝土墙壁和巨型的怪兽机器冲击视觉的同时,带来的是肾上腺素的一路狂飙。兴奋之余,大脑中不断闪现的不是迷宫的地图,而是怎么才能搭建出大规模的迷宫,钢筋配比是不是要特别地高才能支撑随时出现的撞击。然而这种场景在第二部开始已经消失,不再有与迷宫有关的场景,剩下的尽是人与病毒、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对抗。
第三部的多人视角从不同人、不同线出发,解释了这个剧情里面的伏笔。除了稍显薄弱的剧情,整个电影的走向在情理之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出彩,也没有什么回味无穷。
迷宫里的女人们
战争开始的时候,没有人发现,中央集权开始崭露头角。最后一部中Paige依然是一袭白衣,纤尘不染的站在核心统治圈里,这样的白色,暗示着她政治生涯中的无数弄权行为,也暗示着她最后的结局,必定是死在曾经盟友的抢下。
人是最可控,也最不可控的。攻陷“最后的城市”,不仅仅是不受保护的人类,在崩溃边缘被召唤后的抗争,更是对这个照常运行的小社会的一种渴求。
于是有了迷宫,用于发现人体内的病毒抗体。这种设计巧妙地掩盖了真实目的——为权位者提供生存可能。而Teresa的存在正是这种矛盾冲突的交汇点,从最初的女主“不得不”与男主相爱了,到最后的谢幕,“不得不”与男主天人两隔。你说她是牺牲了?抱歉,我不同意。她只是没有任何保留的“做自己”啊。爱上Thomas(小T)是Teresa自己的选择,暴露隐藏地点是她希望利用更好的政府资源找到“死亡解药”,而把小T留在这个世界上,是她作为科研人员和爱人,要把解药和爱情一起保护好的理想。
相比之下,更令人喜爱的,是Brenda。她不美,不具备主角光环,身材微胖,面容妆容衣着稍显凌乱,可我一直觉得,在最后这个结尾中,她悄悄带走一辆公交的样子,她为了救Newt一路狂奔的样子,她安静为团队付出的样子,都显得十分真实。Brenda和Teresa都不完美,但Brenda的不完美造就了她的美。
再见铁三角
冷静甚至可以说冷漠地的看着电影情节的展开,没有了一次次视觉冲击的3D大片,看的出是精心设计过的。然而这种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宏大场面,还不如《王牌特工》中的爆头场景来的走心。剧情的平淡无奇中寻找一些有趣的节点显得尤为困难。
很多人被电影刚开始的“劫火车”场景点燃激情。明显的后劲不足不断刷新着我内心的评分标准,没有人知道我多希望这部电影分数走高。
Newt的牺牲,是整部电影里唯一令我出现情绪波动的情节。颜值担当当然还是在线,没有明显岁月痕迹的样子,染上病毒后灰暗的皮肤,甚至有种地狱王者的错觉。为了小T兄弟,Newt在被病毒彻底控制之前选择了最英雄的牺牲方式。留给小T同志的项坠,Minho居然一点没好奇,亲爱的Newt啊,如果知道你用尽全力拯救出来的Minho替你将名字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而你用生命保护的小T却只记得他的小情人,你还会不会义无反顾地跟在他的身后。
与其再见,不如再也不见
电影终于在最后让我又稍微温暖了一点点。带着Newt那种带着英伦腔的声音,让我还能依稀记得他在迷宫里的样子,他机智地提醒小T的样子。不知道他怎样一笔一划写下了这些文字,这样传递着他一生追求的纸上,带着的或许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一次微笑。
很多次,我想重新奔向电影院,重温迷宫系列。最后都彻底放弃了。我不敢再去回看Newt把刀扎向自己时,脸上的一抹笑。
所以,或许,与其再见,不如再也不见吧。
如果整个系列有什么意义的话,或许除了不得不存在的兄弟姐妹亲情爱情,还剩下的,是一定记得温柔地对待这个淡蓝色行星,别让它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