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界感,心理学专家曾奇峰有一个比喻:“悬崖的边界很清楚,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但是水的边界比较模糊,所以经常会淹死人。”自然界里,不清晰的边界就像一个陷阱,常常杀人于无形。
现实生活中,模糊的边界感也会给人带来困扰,造成误解和伤害。缺乏边界感的婚姻,不会太幸福;失去边界感的亲情,是一场灾难;没有边界感的关系,注定不会长久。与人交往时,保持边界感,是成年人必备的修养。
缺乏边界感的婚姻,不会太幸福。学者亨利·克劳德曾说:“评判越界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的行为是否让另一半受到了伤害。”好的婚姻关系,是在了解双方底线的基础上,给予尊重和理解,并且自我约束。你与别人的界限越清晰,和伴侣间的关系才会越融洽。与异性保持恰当的边界感,能让伴侣感受到你的偏爱和尊重。
失去边界感的亲情,是一场灾难。这世上,没有人有权利去掌控别人的人生,哪怕是最亲近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做孩子的领路人,而非他们的主人。杨绛在选专业的时候,曾经咨询过父亲杨荫杭的意见。可杨荫杭却没告诉女儿应该选什么,而是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才是与你最相宜的,你应该选择你喜欢的和有兴趣的。”最后,杨绛选择了文学,也最终如自己所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为人父母,应当分清引导和干涉的界限,少干预,多启发,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如果一味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的人生,只会束缚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更大的伤害。明智的父母,都懂得尊重孩子的边界,言传身教,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
没有边界感的关系,注定不会长久。在不越界的基础上,相互尊重、扶持,这便是两人友谊长存的原因。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让人舒适的人际关系,都不会瞎掺和别人的事情。那些自以为是套近乎的人,只会让人感到困扰和厌烦。闲杂事不过问,私生活不干涉,保持恰到好处的边界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
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特定的秩序,建立心理边界并不是自私,而是让你的事情归你,我的事情归我。
想要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边界,我们需要知道这几点:
1.守好自己的边界 《边界意识》里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 就会发出警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安全距离,别人稍有冒犯,我们都会本能地警觉起来。这个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在经济、情感和隐私上的界限,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不用担心别人觉得你不友善,因为只有当你发出了信号,别人才不会得寸进尺。
2.尊重别人的边界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打着“关心”的借口,打探别人的隐私,甚至干涉别人的生活。殊不知,让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或者阻止他人做想做的事,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活成你希望的那样。人际交往中,降低控制欲,把握分寸感,才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
3.把握交往的边界 网上有人说:“边界感拿捏得恰到好处的人,反而会给人一种舒适的高级感。”越长大越觉得,好的人际关系,都讲究边界和分寸感。
夫妻相处时,守住忠诚的底线;
教育孩子时,给些成长的空间;
日常交流时,留出恰当的距离。
认清边界,行为有度,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情感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