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回我们谈到了雷厉风行、凡事亲力亲为、呕心沥血的“班主任”王熙凤,和柔弱敦厚、大智若愚的“懒”班主任唐僧,今天我们要来说一说《三国》里被曹操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
七年级上册一篇古文《孙权劝学》,其文本如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创作背景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东吴的领军人物,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而与东吴毗(pí)邻的荆州则是刘备的大将关羽镇守。关羽十分看不起东吴的将领,使得东吴从上到下都对他怀恨在心。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从班主任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发现在这个故事中隐藏着很多班级管理的大智慧。
一、要以身作则树榜样
孙权非常注重身教与言教相结合,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吕蒙学习。当吕蒙以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学习为借口,想躲避学习时,孙权采取了现身说法的方式,来说服吕蒙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头羊,是每一个学生的一面镜子,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加强学习行为规范,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
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当吕蒙被提拔为当权掌管政事的重要身份后,孙权深知这一岗位的重要性,虽然吕蒙英勇无比,但战争讲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敢,还要有智慧。在班级管理中,对成绩较差、行为规范较差的“学困生”“后进生”,班主任更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要细心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与完善。
三、要掌握沟通技巧
孙权因吕蒙身处要职所以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向吕蒙提出如今掌权了不能不学习,但吕蒙以前并不对读书感兴趣,认为自己是一个武将用不着学习,于是孙权改变劝说策略,用现身说法的方式顺利达成目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不喜欢学习、上课顶撞老师等一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让事情陷入僵局。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也应该能够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因势利导,达到劝诫目的。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眼光,有胸怀,有实力的“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