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遇到一些可怕的问题,其中让我内心触动最深的问题是:“你周末都在干嘛?”。
“我周末都是很忙的,早上起来要打扫卫生,洗衣服,还要学英语、游泳。”我一般都这么回答,一般人也就寒暄一句,不会继续追问。但这次,提出问题的是我大学四年的好朋友,她可不满足这个回答,又继续问“除了这些呢,你周末都干嘛?”
我顿住了。即便在周末,我也勤勤勉勉7点20起床,打扫卫生、洗衣服,也就花去40分钟时间,半小时学英语,一个小时游泳。它们在时间上其实只是我周末的极其小的一部分,为什么就变成我周末的全部了?
一直觉得自己在努力做改变,觉得周末早起,坚持学习,坚持锻炼,这本应该是一段很有意义的时间。提起它时,我不该一脸的茫然,而应清晰自豪地说我周末都花在我爱做的事情上。但我说不出口,学英语与游泳,谈不上多喜欢,只是他们是工作与生活的必须。那对于我所喜欢的事情,我投入进去多少时间呢?我说不上来,但肯定不多。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末做的不再是我想做的事,而是我需要做的事。本来想在周末尽可能逃避工作环境,但却不知不觉中反而重新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还是做着我需要做的事情,我还是没有时间去追求我想做的,让我快乐的事。自以为正在让自己的周末更有意义,但其实却在给周末重新创制新的枷锁。
为什么我想不起来周末的时间去哪里了?
我没有时间记录的习惯,一直想要养成,但总忘记。周末的时间去哪里了?我无从查询,我也无法客观了解,什么事情耗费我最多的时间。可奇怪的是,记账现在却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时间记录与记账相比,它的难点在:(1)记录的频率。记账只有在花销才需要进行,一般是一日三餐、逛街买东西。需要记录的次数一会超过5次。而时间记录的频率,几乎每半个小时就需要记录一次;(2)记录性质不同。记账只记录结果,而时间记录是记录过程——开始与结果。时间记录的工作量比记账高出好多倍。(3)记录内容的标准化程度不同。记账可以将记录内容进行简化,比如早中晚饭的花销,可以统一记录到一个项目(一日三餐)下;但时间记录很大程度上记录了你一天的生活,学习、锻炼、打扫、做饭、刷手机等等,需要记录的项目太多、太杂,进行时间记录的标准化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规律的安排,还需要有简化概括的能力。记账与时间记录看似相似,但其实后者的工作量成倍于前者。对工作量有了认识,就会相应调整心态,给自己更多适应的时间。
我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就像上面提到的,其实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所占的时间并不多,但我似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每个周末总是会有“其他安排”或者突发事件,花去我一天的时间。朋友来玩,去探望生病的同学,和老伙伴约看电影,或者家里需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我其实很怪,一边特别珍惜我的朋友,一边特别向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主张我对我生活的主权,但与此同时却俯首于这些“其他安排”。有些其他安排同时具有“我想做”与“我得做”两种属性,比如探望生病的同学,但我没有做到是进一步挖掘它的“我想做”的属性,没有整理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思考,没有将它进一步做成另外一件我想做的事情——写成文章。我需要更多地将“我得做”转化成“我想做”。
面对自己的理想,我总是有些自负,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写出更好的东西,应该有更精更深的思想。这些自负阻碍我从脚踏实地开始,一字一句的积累,总是在走走停停过程中希望去征服星辰大海。抛掉这些自负,从现在开始梳理自己的时间,专注更多于自己的热爱,让周末变成去往星辰大海途中的那一米两米,让度过的每个周末都会使我觉得离海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