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人不一定有多高尚的品格,但一定可以从书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获得很多快乐。读书其实很简单,呀呀学语时看图识字,上小学时念“啊喔哦衣乌鱼”,然后中学到大学,以及各种专业深造......
只要眼睛没有白内障、青光眼,我们就可以读我们可以读到的书了。比学木匠、瓦匠手艺要轻松,比绞尽脑汁打麻将、推牌九赌博要容易。读到一本让自己情投意合的好书,比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或者是一部情节跌宕的电影还要让人心满意足。
有些人从书中吸收精华,营养自己,武装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有些人恰恰相反,只选择有病的、有毒的肮脏糟粕狼吞虎咽,让自己成为一个“坏人不可怕,就怕坏人有文化”的坏人。还有很多人读着读着,居然一头钻进书本里,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不关心”的书呆子。
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是十二年义务教育,读书是每一个公民法定的权利。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无忧无虑地去读书。但是通过读书让自己成为更有品味,更有魅力的人,却是少之又少,非常难得。
热爱书本,热爱读书,让书中描述的美好事物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品质。不能提升自己的人往往会举一万双手来支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古训,因为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一件去追求“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投资手段。
我仔细探询过一位自认为很有学问的成功读书人,向他求教。“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要说出来,我要告诉全世界,我要告诉所有的人,天下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我要是说自己是第二,不会有人和我争第一的。”
所以,读了几年专业研究生、博士生,读过几本文言文,懂了几国语言,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读书人”了,而是成为了一名“文化人”、甚至是专家学者。就开始傲视群雄,俯瞰众生,一览众山小了。
我个人认为他读书的初衷有点幼稚肤浅,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是这样坐井观天,那简直就有点狭隘了。尽管我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读书有成,是恃才傲物,但读书却一点也没有让他明理明智。让人觉得他不懂得谦虚、低调的好处,更缺少人情味。
尤其是一些通过努力读书而跳出“农”门的读书人,他回过头来看不起插田、种地的农民,看不起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甚至还有人摇身一变,就此跳出了国门,成了外籍人士。这种忘本的人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白眼狼,他不知道知恩图报,不知道他学成以后的何去何从。当初就不应该让他享受国家的义务教育好政策啊。
学佛的人都知道参禅中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法喜充满”。这是修行过程中体验到佛法带来的愉悦、清净、安宁,而且如清风徐来,绵绵不断,不同于因为七情六欲所产生的那种快感。到达一个阶段之后,会获得第一个好处就是法喜,也就是欢喜。这个现象会让人忘记身心的疲倦。
还有一种是固化“我执”,是说人们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私自恋、凶残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供着非常高大上的“自我”,执着一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总是囿于自己的小圈子......等等等等。
——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法喜充满”的状态去努力。虽说是禅意深深,但读书的意义应该是和此禅同理,也应该是在此处有个交汇点,殊途同归吧。
我在年轻时读过不少书,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四大名著,国内外大部头,历史类、社会类、纯文学的、科幻的、言情的,包括连环画小人书......等等等等,统统来者不拒。那些年风行一时的武侠小说更是让我迷失了自己。
但是最熟悉的还是语文教科书上选登的一些文章,又通过这些文章认识了它们的作者,然后在课外特意找到他们更多的著作拜读了。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契诃夫的《海鸥》,唐宋八大家的诗歌散文,我们老祖宗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其中让我最喜欢大声读出来的大多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比如《闰土》、《孔乙己》、《阿Q正传》、《友邦惊诧论》......觉得他的文笔似刀,锋芒毕露,并没有刻意去回避的地方。字里行间总是在“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的读书人所欠缺的。时隔三十多年了,《记念刘和珍君》至今我还能流利地背诵一大段。
当然,每个人对读书的态度和理解都不尽相同。我只能算是一个喜欢囫囵吞枣、假冒伪劣的读书人,只是从书本中消遣无聊的时间。而真正学业有成,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他们怎么评判自己,怎么认识读书我无从知晓。但如果不具备秉性耿直,怒于发声,敢于直言的风骨,没有知恩感恩,怀抱一颗回报的心,那么很遗憾,他的书我认为算是白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