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继续无字书的话题。
今天主要和大家说一些在和孩子共读无字书时,我的阅读建议:
1.家长是否需要提前预习
确实,有些无字书在结构设计上,采取了类似电影中用到的“剪辑手法”,但是由于平面纸质图书的媒介限制,又没有文字解读,所以我们会在第一次粗读故事的时候,感觉“看不懂”。
比如,有些时候,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经常需要在现实-梦境或虚幻场景中交错,或者是主线-副线交错,就如大卫·威斯纳的《我接到了》,故事中,就出现了现实-虚幻场景的交错,主人公去接球的时候,突然之间,脚下的树枝长成了粗壮的大树:
以及后面他变身小人,从大家头顶飞过,去接住了球:
如果仔细观察,或者看一看配套的解读,就会知道,虚幻场景是无框的,撑满了整个画面,而现实场景是有白色框的。
再比如,他的《海底的秘密》中,有两部分的内容是照片中的场景(注意画面的黑色框框):一个是男孩刚在海边拾起照相机的男孩,冲选出的照片:
另一个是相机重新回到海中后,沿途看到的景象:
这两处插处的内容,往往会在家长或孩子第一次通读故事的时候,令人产生迷惑。
还有的无字书,会采取倒叙或插叙的方法,故事打破时间顺序,从现在转到过去,又从过去回到现在,在时间上进行颠倒,比如九儿的无字书《钮扣士兵》,前面一部分,在讲述纽扣的来历:
但其实也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剪辑手法”,令无字书充满了一股神秘的力量,令人欲罢不能。
给大家举个非常经典的例子,一个情节可以无限循环的代表作——《小红书》和《又见小红书》。
《小红书》获得过凯迪克银奖。一本雪地中偶尔拾得的小红书,连接起地球另一端小岛上的朋友。
小女孩在雪天路旁发现了一本小红书。她好奇地翻开,书里描绘的是一座热带小岛。令她惊讶的是,岛上的小男孩也捡到了一本小红书,他的书里正是小女孩生活的城市。充满魔力的小红书,能把遥远的城市、孤悬的小岛连在一起,也能把朋友的心连在一起。
《又见小红书》是续篇,小女孩在去往孤岛的途中,小红书掉落在地上,被另一位带着眼镜的男孩捡起来。于是,打开书,眼镜男孩又看到了世界另一端的一个卷发男孩也在书中“看着自己”。
最为神奇的是,眼镜男孩在迎接前来找他的卷发男孩过程中,手中的小红书同样从中空掉落,而掉下来的地方,正是第一本《小红书》中,女孩在雪地里发现它的地方。
而卷发男孩在启程去找眼镜男孩的时候,手中的小红书也遗落在了沙滩上,最终这本小红书,成为了《小红书》中那个孤岛男孩从沙滩上捡起来的那本小红书。
究竟《又见小红书》是《小红书》的续篇,还是前传?两本书互为因果,无限循环,耐人寻味。
另外,大量的无字书作者特别喜欢在画面中设置很多的隐喻,含蓄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甚至还埋藏多处彩蛋,比如《不可思议的旅程》三部曲、《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等。
有些时候,我们还会在画面中发现许多童话或者历史经典角色乱入,比如《梦幻大飞行》中,出现了: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圣乔治屠龙》
《格列佛游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再比如一些含有艺术启蒙目标的无字书中,会把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融入在画面中,比如《去想象》中,从画中走出来,和男孩一起度过了美好一天的几个人物,分别来自于亨利·马蒂斯的《伊卡洛斯的堕落》:
巴勃罗·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师》:
亨利·卢棱的《沉睡的吉普赛人》:
再如《你不能带黄气球进大都会博物馆》、《你不能带红气球进美国国家美术馆》、《你不能带绿气球进波士顿美术馆》系列无字书中,追逐气球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做到的、经历的场景,会同步在女孩在博物馆中看到的艺术作品中呈现:
有的家长喜欢提前预习,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好处可能在于,能够防止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向你“提问”时,或者是在阅读完之后,你想和孩子进行一番“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准备。
那么,提前预习的时候,重点关注什么呢?给大家几条建议:
第一,关注每幅图画中各个角色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许就能发现一些埋伏,比如,在大卫·威斯纳的《华夫先生》中,华夫先生(那只黑猫)发现了飞碟中的外星人。
这个飞碟其实在第一页左下角就给了明显的提示,这不是普通的玩具,因为上面不像其他玩具那样带有价格标签:
而最左边那个标着2块5美金的瓢虫玩具,也在故事的后面出场,而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不断寻找前后图之关的关联,某幅图中的某个情节,当你感觉有些迷惑的时候,可能会在前面找到端倪,你可能会发现之前有些遗漏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正是能够让故事逻辑变得更清晰的关键所在,比如《不可思议的旅程》中,色彩国王给的那幅藏宝图中几个圈中的图案,预示着后面将会找到彩色粉笔的地方:
而紫色的图案,我们仔细看,会是一个岛屿的椰子树下,这在什么时候出现过呢?
原来,这曾经在第一本书的最后出现过:
要读懂无字书,我们就需要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故事构成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如果孩子需要我们讲读,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先在心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提前准备好运用怎样的语言和词汇去描述表达画面中的情景。
在直播间里,我给了大家这样的建议,但是这个建议,也需要辩证地来看待。
是不是这个步骤就一定是必要的呢?我觉得,可以因人而异。
如果孩子年龄在4岁以上,我倒是建议,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第一次阅读所带来的那种“新鲜感”。
在与孩子“同频”的过程中,“投入”这个词是说起来容易但真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如果你已经读完一或几遍,那么,当孩子向你发出疑问的时候,你可能就会眼中掩饰不住地流露出“我明白”的信号。
面对上面所说的几种“烧脑”型无字书,和孩子一起经历一轮“读不懂”、“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查找解读”、“恍然大悟”的过程,恰恰是最能体现你“投入”的过程,也会令孩子感受到和你的同频。
因为没有文字符号这道“门槛儿”,孩子们和父母们首次在阅读这件事情上,站到了一个平等的位置——此前,孩子总是仰赖于父母帮他们读出绘本上的文字,而父母们也习惯了“施与”的心理态势。
因此,一起“看不懂”,对于孩子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平等的阅读体验”。
而先天对图像的敏感度,会让孩子往往比大人更快地解锁图画中的各个密码,这种“我比妈妈更强”的心理获得,会更加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他的自我驱动力。
2、怎样和孩子互动?
如果你想和孩子针对无字书来做点事情的话,也可以进行这样的互动。其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往哪个方向引导,无字书在这方面可发挥的地方也非常多。
所以对于互动,也给大家一点建议。
封面的探索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进行封面的探索,除了正式的封面之外,还包含了护封、封面封底、前后环衬、扉页。
因为,许多作者会在这些地方进行精心创作,如果忽略了,将会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哦!比如前阵子在蒲公英童书馆,九儿老师讲述,在她的作品《旅程》中,如何进行了不一样的创意:
内文的探索
关于内文图画的探索,需要大量的耐心。不需要着急着完成整个故事,只要将每一页插画表达的内容了解清楚,故事就自然浮现在眼前。
英国著名的绘本作家艾莉森·简的两本无字书《回归蔚蓝》和《欢迎来到动物园》颇具代表性。
《回归蔚蓝》中,沙滩上几乎每个人都在这个时间里发生着自己的事情,你观察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在不同的页里看到他/她的身影:
《欢迎来到动物园》则将这方面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在一开头交待的动物园入口处人物,都会出现在接下来的画面中,每个人都有一条单独的故事线索:
阅读图画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过程。文字越少,越需要读者全神贯注的在场。读者越是专注,越能发现图像中细微的变化与差异。
事实证明,通过图像来阅读的方式也更直观、更易于记忆。在这方面,家长反而比孩子需要更多的练习。所以无字书阅读,难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讲述与对话
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把无字书当作“看图说话”的素材来使用。如果孩子愿意配合,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如果孩子尚不能主动配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启发他们呢?
我们可以作示范,轮流讲,我说一个画面细节,你说一个画面细节;我说一幅完整画面,你说一幅完整画面,慢慢过渡到,我说一本无字书,你说一本无字书。当我们把“我让你做”变成了“我陪你做”,孩子的压力就会瞬间减少很多。
我们还可以和孩子分角色讲述,给每个人物可以起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来设想一下,故事中的角色会说些什么话呢?
我想起我女儿在拿到《华夫先生》的时候,就会对里面外星的人那些“鸟语符号”充满了兴趣,试图破解。
在和孩子一起读无字书的时候,家长能够适时“扮弱”,我觉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作法。当老母亲表示看不懂的时候,孩子必然会激发起英雄气概,捧起故事向你侃侃而谈,指出画面细节教你仔细辨认。
如果故事比较短小,线索也不复杂,还可以全家来一个“讲故事大赛”,看看谁能够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
如果故事有着开放性结尾,那就更短来一个“续编故事大赛”,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认为应该发生什么?角色接下来会做些什么?角色有哪些选择?如果不满意原故事剧情的发展,还可以鼓励孩子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
孩子的脑洞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大人往往无法预知的,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开放态度,接纳孩子的所有表达,和他们一起投入到这些无字书构架起来的神奇的、魔幻的世界中,这一时刻,就是你和孩子“同频”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