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往事

    听妻子说南京东路中段要进行改造了。她是在本地的电视新闻里看到这个消息的,应该不会有错。据说,改造的范围在世纪广场以及老大房食品店至沈大成点心店一带,包括室外建筑的改扩建和沿街商铺功能的调整。因为没有关注到媒体的文字报道,所以不了解细节情况,只是听她这么说。

  妻子之所以会关心这个消息,是与她曾经在世纪广场这个地块有过的一段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触景生情嘛,何况人生中的两件大事,结婚和生女儿都是在那里完成的。用她的话来讲,这个地方是她人生的转折点,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地方。当然,也是我想借助文字回忆一下往事的动力。

  世纪广场这个地块原来是一片老式的弄堂房子,外型各异、大小不一。由于这片房子沿街的门面正好对着南京路、福建路、九江路和湖北路,因此四周商铺林立、人声鼎沸,是上海的核心商业街区之一。而没有朝着街面的房子都是居民住宅,居民住宅里大弄堂串连起小弄堂,这家门对着那家门,有些嘈杂,且有着浓浓的上海弄堂生活气息。

  我家是在七十年代末搬到这个有些嘈杂的弄堂里的。当时的住房分配还属于职工福利,父亲的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给我家在这条弄堂的二楼调剂了一间稍大一点的住房。它的优点是楼层高,空间大,可以搭个面积稍大、正儿八经的阁楼,而且房顶的斜坡面有个老虎窗,使整个房子南北通透。这在当年可算是一件大好事。于是,父亲又托人买来木料,请来木匠,硬生生的把一间房变成了三间房,极大地改善了住房条件。真不敢相信,一直老实巴交、默默无闻的父亲,竟然干成了一项轰轰烈烈又让人羡慕的实事工程。后来,每当有亲朋好友谈论起房子议题时,父亲也总会流露出满满的自豪和成就感。

  在搬入“新房”的第二年,父母亲就开始为我张罗婚事。因为当年我俩都还在江西工作,按照他们的安排,要我们办好婚事后再住上一段时间,说是让新媳妇好好在上海玩玩。妻子年轻时乖巧漂亮,深得两老喜欢。尤其是我母亲每天带着她到处跑,今天带她去厂里,明天带她去小姐妹家,就是去隔壁邻居家发喜糖也不忘带上她。一来二去,弄堂里的人似乎也很认可这个新邻居家的新人,一见面总是习惯的叫她“新娘子,新娘子”,很多年后都未曾改口。

  这条东西走向的弄堂很长,居民很多。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会听到一连串的、五花八门的嘈杂声。熟悉的人一听就明白,这是左邻右舍中的上班族起床了。上海人很守规矩,把上班迟到看作是一件很难为情、很不应该的事情。因此,每家每户尽可能地把早上有限的时间和应该做的事情安排的非常精准。先刷马桶、后烧早饭、再叫孩子起床......,风风火火、分秒必争。清晨的弄堂里除了忙忙碌碌的声音外,还能听到邻居们常说的同一句话“噢哟,每天早上像打仗一样,快点快点要迟到了”。所以,上海人也很“拎得清”,不是非常紧急的情况,一般不会在早上去打扰他人。

  上班族离开家后,弄堂里一下子就清静了许多,这时候也就成了老辈人的天下。在和他们相处的这些日子里,老人们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干净执着,爱管闲事。每天早上,他们照例要去菜场买菜。回来后,他们就会在弄堂里摆上个小桌子、小椅子,放平坐稳后开始整理买来的菜。荤菜归荤菜,蔬菜归蔬菜,剥壳去杂叶,刨皮再除根。把数量并不多的菜品收拾的整整齐齐、妥妥帖帖,整个过程颇有几分仪式感。然后,又拿来扫把,把洒在地上的垃圾一点一点清扫干净,绝不会给人留下邋里邋遢的感觉。而爱管闲事好像又是他们日常为人处世的统一标配,遇到类似:逛南京路的游客躲进弄堂里随地大小便的;下雨了,晾在外面的衣服还没有人收的;小孩子忘了带钥匙,下课后没地方做作业等等情况时,都会有人站出来管一管、帮一帮。现在每当在小区或者大街上看到志愿者时,就会想起弄堂里的那些老人。远亲真的不如近邻,想想都很温馨。

  弄堂里除有公认的现代文明,还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景观。支撑这个景观的是弄堂里的一口“古井”。它座落于弄堂东端的北侧,用石头凿成的井围不高也不是很大,井的旁边既没有碑铭,也没有任何标记,只是井口的内沿已经磨的没有了棱角,估计使用了有些年代。虽然没有人知道这口井的前世今生,但在现代大都市的中央有这么一个“古董”也实属罕见。

    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这口井也给邻居们带来了不少的乐趣。每天早上,弄堂里打扫卫生时拎上几桶井水冲一冲,道路两边立刻显得清清爽爽;傍晚时分,再拎上几桶冲一冲,然后放上几张小椅子,让上班族在进家门之前先歇歇脚,个个都觉得温馨惬意。一到夏天,这口井更是让人离不开它,有“冰”啤酒饮料的、有“冰”西瓜水果的,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到了周日,甚至有人建议对“冰镇”食物的过程实行限时限量,有福同享嘛,大家都能理解。

  妻子怀孕后考虑再三,还是让她挺着大肚子回到了上海,由我母亲照顾。我因为工作原因,实在请不出长假,但答应在临产前一定回来陪她。这期间主要靠往来的书信传递信息。

  盛夏的上海,屋外骄阳似火,屋内酷暑难当。都说大肚子特别怕热,所以几次给我来信中说的,除了热还是热。在这个季节生育孩子,真的难为她了。但是,过后的来信上又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避暑的地方。我想,多半是怕我着急才这么说的吧。

  其实,还真有那么一回事。

  从家里下楼后向西,走出弄堂口就是华侨商店。这里,白天高楼遮阳、感觉丝丝清凉;晚上高楼招风、感受习习凉风,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不少,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由于邻居们都相约去那里乘凉,妻子也就成了她们中的一员。后来,这支乘凉大军的人数越聚越多,一到傍晚,沿着华侨商店四周的人行道上摆满了竹椅板凳,稍稍晚一点的还一“位”难求。如果说,这里曾经是大都市夏天的一道风景线,我觉得更是弄堂里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可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要说当年这个地块、这条弄堂“顺便”带给邻居们的福利还真不少。比如,商店的前门开在南京路,商店的后门就在我们这条弄堂里,邻居们要买个什么东西,出了家门就是店门,不要说下雨下雪奈何不了,就是下刀子也未必会扎到。又如,这里聚集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门类商店,什么文具纸张、餐饮酒楼、食品糕点、艺术照相、五金交电、棉布服装等等一应俱全,近水楼台嘛,至少花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当然,脑子灵活嘴巴甜的更是如鱼得水,不仅挨个交结了商店里的张经理、王经理,就连陈师傅、李师傅、赵师傅也认识不少,在那个年代也算是自身的优势或者本事吧。

  女儿出生后主要随我们生活,但小家伙对这个迎接她出生的地方似乎也很有感情。记得在她十个月大的时候回上海,就是不愿意在家待着,喜欢往外跑,尤其喜欢海伦宾馆工地前那幅“阿童木”画像的广告,只要一看到那幅广告就会高兴的手舞足蹈,还会“噶噶噶”地笑出声来。然而,马路这边的采芝斋食品店,马路对面的老大房、三阳、沈大成等这些与吃食有关的商店,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留下了那双小脚丫的印迹。我母亲曾经戏称道:我家孙囡是个“小吃客”。真的一点都没说错,只是当年的“小吃客”早已变成了一个“大吃客”了。

  原来一片老式的弄堂房子早已没有了,现在的世纪广场也将成为历史,毫不足惜。就像当年期盼拆旧迎新一样,我们期盼着一个更加漂亮、更加现代化的世纪广场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到那时,我们还会经常去走一走、看一看,还会自豪地对晚辈们说:这里曾经是我们生活过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种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王安忆 太阳从浓雾中醒来...
    柴十九阅读 364评论 0 1
  • 国祥生于50年代杭州,少时个子高大爱与人打架,20多岁那年为人出头把人打伤判了5年徒刑,出狱后进不了工厂只能摆摊卖...
    恒牛哥阅读 257评论 0 0
  • 十多年前,我婚房买在了浦东,之后有些折腾,每逢五年一辗转,但兜来兜去也还是在浦东打转,公寓楼住久了,对于我人生前二...
    吉朵阅读 548评论 0 10
  • 我出生在闵行,上海的一个工业卫星小镇上。 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句话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我出生在上海市区车水马龙,...
    Juno窝窝小报阅读 114评论 0 0
  • 说起上海弄堂,一般指石库门里弄,那些在弄堂里住了很多年的老伯伯老阿姨们最有发言权,因为那里不但有他们的生活,更有岁...
    书生爱写作阅读 1,017评论 15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