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已死。购物万岁。
好吧,我们还是要澄清一下子。实体店是已经有点过时了。顾客们买东西的新方向是Amazon、eBay和其他在线零售商。我那天开玩笑地问了我一个朋友周末要不要一起去好市多(Costco)买东西,他回答说他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从Amazon Prime上买的。你可以从网上买到任何东西。
科技界也深受此风潮之影响,Circuit City、CompUSA之类的零售店都关门大吉了。百思买是这场灾难中的唯一幸存者,但不代表它就完全没受影响。它一度濒临破产,不过最后还是咸鱼翻身。
在零售业经历着洗牌的这个档口,为什么像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这样的科技巨头都指望着百思买来帮忙销售他们的产品呢?——而且,百思买用处大吗?
“先试后买”的体验
尽管百思买经历了不少磨难,但似乎这家零售巨头一直受着苹果、谷歌和微软的垂青。他们几家在百思买全球1,990家店里都有出现(根据其2013年数据)。你可以随便走进哪家比较大的百思买,你就会在电脑区发现这些科技公司都设了巨大的柜台让顾客可以找到他们的产品。
当然,微软在全国各地的大商场和购物中心里都有自己的店。但是他们还是要跟谷歌和三星一起争夺现有商店的人流。那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呢?
是因为这些公司可以获得的客流量,以及顾客在下单前可以获得的“先试后买”的购物体验。对一些人来说,可以亲手测试iPad、Android或者Surface设备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毕竟,你很有可能已经从朋友那里收集了反馈和评价,他们应该都会推荐一个特别的操作系统或者设备。但你得真的自己去体验过以后,才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对于科技产品来说,人们还是更偏爱自己动手试玩的体验。你从网站上能得到的细节信息其实就那么多而已。如果光听我说屏幕分辨率2048×1536、像素密度是264ppi,你会知道这屏幕到底有多清晰吗?一般消费者大概是不知道的。你又怎么知道你到底想用装了iOS呢还是Android呢还是Windows 8.1的设备呢?
科技界的宜家
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百思买跟OEM以及硬件制造商之间有战略性合作。他们在百思买巨大的店铺里自己开起了自己的小店。
苹果是百思买最早的大型合作伙伴之一。早在2008年,百思买就跟苹果合作在他们店里卖iPhone了。现在,你走进所有百思买都会看到亮堂的电脑区里孩子们和大人们玩耍最新的iPad或者MacBook产品——我就是在那儿买的MacBook Pro。即便当时,划给苹果的区域也并不是很大,但它仍然是一家有数千产品的大店里献给iOS的一块特别的地方。
然后是从PC跨界到移动终端的谷歌。自从像三星Chromebook和Chromebook Pixel之类的电脑和平板的出现,谷歌就在百思买店里开专柜了。我碰巧在旧金山湾区的一家百思买里看到了谷歌的柜台。跟苹果的比起来差很多,就一个小柜台和两个销售。大概是因为他们的产品线太有限。
早些时候,有预测说谷歌会在百思买店里卖他家的智能眼镜。公开发表之后,眼睛的价格会是299美金。然而,谷歌的发言人Chris Dale很快否认了传闻,“Google Glass不会在2014年进入百思买……”但他却也没有排除任何未来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如果你再仔细思考这则传闻,你就会发现其实它并不是要讲那眼镜会怎样,而是说谷歌很有可能往零售商店方面投入更大的手笔。而随着Google TV的传闻和Chromecast的好评,我们会不会看到谷歌对其店中柜进行扩建,以告诉消费者们其在手机、平板电视和电脑之间无缝衔接的强大能力呢?
微软也紧随其后,最近跟百思买签了一项新的协定。但他们不会止步于在店里放一张桌子——他们想要的是统治整个电脑区,把电脑区改建成你能在全国的商场里看到的Microsoft Store的风格。
今后的体验不再是笔记本用东芝还是HP还是戴尔,而是试图统治的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微软及其Windows平台。百思买的合作内容包括将600多家店改建成微软产品中心,包括PC、平板、配件甚至是来自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的支持。
而关于占地面积,那也不是说着玩儿的。新的柜台的平均大小是1500到2200平方英尺(译者注:大约140到200平方米),全部设计为展示基于Windows的设备的性能、速度和能力的区域。微软的Windows部门的首席营销官和首席财务官Tami Reller当时说:
Windows Store提供的是一个大型的动手试用的客户体验。它给客户展示的是Windows和微软的设备是如何让他们更加简单地工作和玩乐的。我们很高兴能与百思买合作来给消费者带去最新的科技,同时在一个别具一格的环境中让他们能够探索微软的产品是如何将娱乐、旅行、音乐和其他东西全都结合在一起的。
从这段话里你可以看到所有科技大公司的意图。你进入百思买,获得的是一种体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好比你跨入宜家家居,进入厨房或者客厅区域看他们是怎么布置的——人们来到百思买里特定的区域时获得的就是这样的体验。
微软、谷歌、苹果、甚至三星都已经把他们的营销经费花在了零售店里,让消费者直接感受科技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但又有点打脸的是,这些公司不相信百思买的员工会向着他们,所以他们会培训特别的工作人员并派他们到店里去做自家的传教士。
扩大影响
百思买带给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的是科技版宜家的体验,也让消费者在购买之前进行了试玩,但这些公司同时也看中这家零售商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范围。
百思买在全球各地有1900多家店。它可能被认为是当今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科技零售商,尤其是当Circuit City和CompUSA这样的老对手已经关门大吉。数百万的消费者们如果想寻找自己想要的电脑、手机、平板和电视,顺便还可以自己动手玩玩看,他们还能去哪里呢?
这些公司发售的最新的产品都会做正常的新闻宣传,比如Google Nexus 7、Moto X、iPad Mini、Galaxy S4。或许人们会被他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广告所吸引,但仍有部分人会想要自己亲手试用。
这里就是像谷歌和三星这样的公司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了:他们没有实体零售店。他们在Verizon、RadioShack这些同样有多种产品的第三方经销商里搞的促销活动,并不能提供相同的体验。微软也有差不多的问题,虽然它有自己的零售店,但分店并不像百思买这么多。
苹果倒没有那么担心。但他们肯定已经看到,增加销售他们家产品的合作伙伴数量带来的肯定是产品销量的上涨。
这对百思买有好处吗?
百思买的策略会带来长期回报吗?现在还不清楚,但根据其最近的季报来看,很有希望。公司CEO兼总裁Hubert Joly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不出所料,店面的可比销售额下降了0.4%。但这是因为一些短期的干扰,比如三星体验店、Windows Store、店面楼层优化、以及我们非核心事业的不断合理化所造成的。刨去这些影响,当季的国内店面可比销售额几乎持平甚至略微有所上涨。
根据Joly自己的评估,公司的销售并没有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需要下功夫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继续与亚马逊竞争。投资者们在听说百思买与三星合作之后非常开心,股价上涨了16%。
看上去投资者们是认可百思买的策略的。回顾百思买过去一年的股价,它从最低每股11.29美金涨到了最高每股35.08美金。当然这不全都是因为那些合作关系的确立以及公司为与亚马逊竞争而作出的降价促销的努力,但这些肯定是很大部分的原因。
JP摩根的分析师Christopher Horvers说,苹果和三星是百思买最大的两家供货商。两者加起来的营业额差不多是总营业额的1/5。
但跟投资者比起来,进入百思买店铺的那群人才是更重要。2012财年,百思买的客流有6亿人次,在线流量有10亿。转换到销量,那就是500亿营业额。加上他们最新的试验营销计划,会不会带来更多的顾客进店购买呢?
线上线下捆绑
在百思买店里搞一块自己的地方,对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来说都不够。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完整的方案,不仅线下,也包括线上。让消费者去实体店是一件事,但如果他们走了以后去了亚马逊、eBay或者其他虚拟市场,体验不还是没了嘛。
各大公司希望在百思买购物的顾客们可以得到他们想要展示的体验,并对此有所认识。百思买大概也懂他们的意思,所以推出了一项新政策,让用户可以从店里或者BestBuy.com上买到任何东西。他们觉得这样对顾客来说的好处是,如果在线库存卖光了,当地的店铺可以给买家送货,以保证顾客满意同时销售也得到维持。
正如明星论坛报在六月份报道的:
根据公司数据,每个月因为网站缺货造成大概有2-4%的客人没买到东西。但是,百思买估计这类缺货情况中有80%的商品其实在实体店的架子上或者从仓库里。换句话说,百思买没把做着同样生意的实体店和网站联结在一起,看着到手的钱白白飞走。
百思买一定要在电商行业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根据201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的国内营业额达到78亿美元,其中10.5%来自网络销售。这个百分比是百思买所希望看到的,同时也为百思买在与其他零售商竞争的道路上添了砖加了瓦。
新世代科技展厅
现在来说微软和三星的体验得不得得到回报还为时过早。但我们未来会不会在店里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柜台呢。如果Pebble想扩大销路了,或者Leap Motion决定要像微软一样为其产品建立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了呢?
百思买已经变成新世代科技的展示厅。主流顾客们可以很容易地在购买之前摸到、感觉到这些科技产品。
所以百思买是微软、谷歌和苹果的零售之爱吗?这些科技公司跟在百思买屁股后头是因为顾客们认为零售店是独立不带偏见的科技设备供应商吗?
看来权力的战争并不发生在各家自己的零售店里,而是在大卖场里。
原文标题:为什么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都对百思买这么感兴趣?
图片版权:Scott Olson/Getty Images、MANDEL NGAN/AFP/Getty Images、Matt Stroshane/Getty Images、Scott Olson/Getty Images、GLENN CHAPMAN/AFP/Getty Images、Microsoft、PAUL J. RICHARDS/AFP/Getty Images以及MANDEL NGAN/AFP/Getty Images
Ken Yeung / The Next Web / Remixed by ha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