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问题诊断和指导》学习笔记
讲师:首都师范大学 周楠副教授
一、学习困难儿童的基本内涵
1、神经生理学角度:“学习障碍儿童”“学习失能儿童”认为学习困难儿童一般指由于读写障碍、多动症及阿斯伯格等症状所产生的学习能力低、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以致缺乏社交能力等的儿童。
2、教育心理学角度:“发展落后儿童”“学习困难儿童”,认为学习困难儿童是没有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却在学业上失败的儿童,其突出的特点是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落后于普通儿童。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特征
1、学习困难儿童较早就表现出好动、动哭闹、对外界刺激敏感和容易过激反应。母亲会感到养育困难。这可能导致亲子关系不良,母子语言和情感沟通减少,进而影响儿童的语言、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2、进入幼儿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发育问题:说话偏迟、揪头发、啃咬指甲、扔东西、哭闹、攻击倾向、动作缺乏目的性、对刺激过激反应、同伴交往不良、语言理解和表达缺欠等。
对于学习困难儿童应以接纳和鼓励原则为主,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针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的要点
1、预防医学视角:具体矫治方法有感觉统合疗法、行为疗法、正负强化、游戏疗法、社会技能训练、理解规则训练、结构化教育训练。
2、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三方面考虑
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于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不仅应从家庭系统 入手,还要争取与学校及社会各个系统的配合;
从学校方面看,学习困难儿童并不存在智力发育问题,所以教师要格外关注学习困难儿童,与家长合作给予针对性教育和适宜的教学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行为训练对于改善学习困难儿童的不良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训练内容包括认知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和个人与社会能力训练。
社会性矫正训练:通过教给儿童社会交往技能和方法,帮助儿童逐渐掌握与同伴交往的技能进而改善同伴关系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夫妻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夫妻关系直接关联每个家庭内部成员的身心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父母的夫妻关系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依恋的形成、亲密关系的发展、甚至未来的婚姻关系与职业选择。
夫妻关系问题的诊断和指导要点: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视角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家庭内部系统 :树立正确婚恋观;妥善处理婆媳问题。家庭外系统:女性提升自身经济地位;相关政策作为有力的外部支持;社区、妇联、民政局也可以设立婚姻调解所,为有困难 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
亲子关系与隔代抚养
一、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又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一般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
1、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子女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石;
2、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前提;
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隔代抚养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祖父母加入支持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运行,促进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家庭面临变故时,祖孙关系更利于缓冲儿童青少年适应不良的风险。孙辈的陪伴也减少祖辈父母的孤独感。
二、亲子关系和隔代抚养的类型
根据教养方式划分: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和分歧型;在隔代抚养类型上可划分为:过分关注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以及民主理解 型。
教养方式几乎成为家庭教育关系的代名词。
根据成人的职责属性、陪伴时间划分,将隔代抚养划分为有监护权的祖父母、与孙子女同住的祖父母、日间照料型的祖父母,或是完全的隔代抚养和非完全的隔代抚养。
三、亲子关系和隔代抚养的诊断和指导要点
存在的问题:教养方式不当,母亲拒绝和过度控制保护会增加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导致其亲社会行为减少。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而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的教养观念更货币于“包办式”,父母易于高度控制 孩子的行为,且这种权威和服从更倾向于心理上的管控。
在隔代教养中也同样如此。一些祖父母非常溺爱小辈,并在教养方式上重“养”轻“教”。
指导要点:
1、祖辈和父母要与幼儿一同成长,共同学习,建立 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意识到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
2、角色缺失问题:在留守家庭中,祖辈成为抚养儿童的主力军。针对这种问题,父母应尽力弥补在儿童心中的缺位,包括珍惜回家后陪伴孩子的时间; 利用定期和不定期电话交流进行情感交流;采取科学教养方式,提升亲代在位的品质;做好儿童养育的委托工作,保持与学校老师的良好沟通,增加对孩子的了解;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正向动力和榜样。
3、教育观念不一致的问题:父母应协助提升祖辈的科学育儿理念,同时对祖辈 教养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在孩子的教育上观念达成一致。另一方面,父母也可借助良好的祖孙关系对亲子关系的促进作用,使祖辈成为孙辈和父辈之间的情感桥梁,建立 良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