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待了一位为孩子咨询幼儿园的母亲,妈妈四十岁左右,穿着得体,干练有气质,她的女儿大概3岁左右,洁白的皮肤,穿着一身漂亮的公主裙。小女孩的旁边是一个穿着朴素的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儿,如果没猜错的应该是小女孩儿的保姆。
小女孩被旁边游泳池里嬉戏的孩子们吸引了,拉着保姆的手大声说:“我也要去游泳。”
没等保姆回答,干练的妈妈快言快语:“你又不会游泳!”
小女孩刚刚兴奋的脸立刻皱成了一朵哭泣的玫瑰:“不行,我也要游泳!”
妈妈立刻说:“他们(游泳池里面的小孩)都比你大多了,老师在上课,你不行。”
女孩听了,拍打着小保姆的身体:“不行,不行,我就要去。“
小保姆左右为难,把小女孩抱起来,小女孩使劲儿的扭捏着自己的身体,企图挣脱小保姆的怀抱。
妈妈继续说:“你没有带泳衣,怎么去呢?把衣服脱了,就露出自己的隐私了,女孩儿不能把自己的隐私露出来的。”
妈妈的说辞没有让小女孩平静下来,相反,小女孩趴在保姆的肩上嚎啕大哭起来。
妈妈继续安慰小女孩:“咱们小区里不是也有游泳池吗?回头儿妈妈带你去游泳。”
小女孩儿依旧大哭,这时候,妈妈说:“走,和阿姨到外面看看,外面的游乐场里有你喜欢的秋千。”妈妈边说边示意小保姆抱着小女孩往外走。
小保姆抱着挣扎的小女孩儿走了出去,小女孩大哭的声音越来越弱了。
虽然最后这位妈妈采取了转移小女孩注意力的办法来解决此事,但她却不知道有一条捷径可以让此事化干戈为玉帛。
为了让女儿对游泳立刻死心,妈妈共说了五句话,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总是把困难摆在孩子的面前:
“你又不会游泳?”
“老师在上课,你不行。”
“把衣服脱了,就露出自己的隐私了,女孩儿不能把自己的隐私露出来的。”
很显然,母亲一直在使用“不”这个字。
殊不知,当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在为一件事着迷的时候,你的“不”字使用的越多,孩子的情绪越焦躁。
谁都不想持续的被束缚,被否定,孩子也一样。
被束缚,被否定时,成人可以使用语言这个工具进行不同意见的反驳,而孩子却只有用哭闹这唯一的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想让孩子的情绪顺利的平复下来,“共情”是唯一的捷径。
共情(empathy),也称为同理心。通常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
倘若孩子说:“我也要去游泳。”
妈妈给予回应:“噢!宝宝也想去游泳。”(重复孩子的话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理解)
孩子说:“我就想去游泳。”
妈妈说:“宝宝就想去游泳。那游泳需要准备些什么呢?”(重复孩子语言的同时给到孩子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恰恰是这个问题会让孩子悄悄的转移她的注意力)
孩子:“泳衣和泳圈。”
妈妈说:“噢,原来游泳是需要准备泳衣和泳圈的。”(依旧重复孩子的语言,无形当中肯定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咱们去拿泳衣和泳圈吧。”
妈妈:“那我们开车回家拿来泳衣和泳圈,然后就可以游泳了。”(梳理孩子的思路,缓解孩子当下急切的情绪)。
孩子:“嗯。”
妈妈:“好的。宝宝自己想办法解决游泳的问题,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 . . . . .
有了共情,便没有哭闹和限制,和平的达成共识,将此事平息。
共情最大的好处是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认可和理解,久而久之她遇到问题后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哭闹、耍赖。
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走的也快,她所专注的事情在短的时间里也会发生转移,所以聪明的妈妈不会总是反驳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而是顺势而为。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小孩不小歌》。这首诗歌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心思要善于理解和共情,满足孩子的成就感,无形当中即可形成积极的教育力量。
共情不妨可以多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