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依赖书本
过度依赖书本,写作业就是“搬运知识”,根本就没有记在心里。
写作业的目的是检查发现今天学的知识有哪些没有掌握,还有什么不会。遇见不会的要多加留心,再去复习一遍。
写作业遇见不会的内容不去思考,直接翻书找答案,等于说没有搞清楚作业的作用,只是单纯把作业当成一项任务,这样是不对的。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孩子,写作业不是目的,学会才是目的。
一旦遇见记不清的知识点,先仔细想一想,实在记不住再去翻书,然后牢记这个知识点。平时作业中养成“闭卷”的习惯。
不要把作业当成一项任务,而要把作业当成是检查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不会的就要先想想,不要上来就翻书。
做事“差不多”
一旦孩子养成这种“对事差不多”的态度,家长再想让孩子改过来就难了。
孩子写作业总是马虎,觉得差不多就行,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这种错误观念。
如果他还是这种态度,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扣除他看电视的时间,减少零花钱的数额。务必让孩子对学习端正态度。
课前不预习
孩子没有学会思考,准确来说是没有做好课前预习。
有的孩子课前会预习,想大致了解明天老师主要讲什么内容。有不会的问题就记下来,带着问题去听讲。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都是走在老师前面;而不会学习的孩子,都是被老师“赶着走”,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完全不会主动思考。
作业流于形式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这种“写得很仔细,但是一问全不会”的情况,就要对孩子多加提问。每次他写完作业,或者订正完试卷,一定要多问孩子,是不是真的记住了?
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孩子之前的错题、写过的练习册进行提问,看看孩子是不是真的记在心里了。
不爱看课外书
一个具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孩子,相较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更有耐心、有审美能力、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
在小学阶段,可能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今后的人生却大有裨益。
经常看书的孩子会更爱思考,更能够表达自己,在写作上也更加能够有较高的分数。
阅读,不仅仅能提高孩子对信息的获取、提炼、综合能力,更能开拓孩子的眼界,开阔胸襟。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思维高度发展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孩子出现不懂的也不去问、做事“差不多”、课前不预习、作业流于形式、不爱看课外书,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不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