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做贵妇—
老太婆坐在漂亮木房子的窗口下,指着丈夫破口大骂:“你这傻瓜,十十足足的老糊涂!老混蛋,你只要了座木房!快滚,去向金鱼行个礼说:我不愿再做低贱的庄稼婆,我想要做世袭的贵妇人。”
于是,老头儿又一次走到海边,向着金鱼行个礼,说:“行行好吧,鱼娘娘,老太婆已经不愿意做庄稼婆,她要做个世袭的贵妇人。”金鱼回答说:“好吧,别难受!”
老太婆的第三个愿望也实现了,老头儿回去只见一座高大的楼房,老太婆站在台阶上,穿金戴银,衣着华贵,一群勤劳的奴仆们正围着她,忙前忙后伺候着呢……
【我们聊一聊】庄稼婆&贵妇人
「老太婆为什么又想当个贵妇人呢?」
「贵妇人穿的衣服好看!」
「除了衣服比庄稼婆的好看,贵妇人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有高大的楼房,还有奴仆伺候……」
「老太婆以前是个庄稼婆,每天一个人忙着纺纱结线,周围也没有人。现在当贵妇人,有一群人围着她,让她觉得自己很重要!」
「嗯!」
「老太婆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活的有尊严。她觉得当个庄稼婆是低贱的,别人不尊重她。」
「……」
「在幼儿园里,宝贝想要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自己呢,还是讨厌自己呢?」
「当然是喜欢啦!」
「如果大家都说宝贝不好、不要宝贝一起玩,宝贝开不开心呢?」
「不开心!」
「不管有多少好玩的玩具,宝贝也还是会想要出去找小朋友一起玩,是吧?」
「是!」
「被小朋友粗鲁地推倒时,是不是好生气?」
「是!」
「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儿,没有人理宝贝的时候,宝贝也会觉得不开心,对不对?」
「对!」
「宝贝是不是也喜欢被夸奖啊?」
「喜欢。」
「也想要爸爸妈妈陪?」
「对呀!」
「所以你看啊,除了吃东西、玩玩具,我们还想要得到别人的夸奖、受到别人的礼貌对待,和朋友一起玩,有爸爸妈妈爱,这些都会让我们觉得更舒服,这就是“精神需求”。」
「精神需求?」
「我们想要的不只是那些吃的、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物质需求),还有尊重、关怀、友谊等等,这样一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感觉到开心的东西(精神需求)。」
「哦!」
「老太婆想要的东西越来越“高档”了,从物质上升到精神了。人人都会想要这种被别人尊重的感觉,就是让人觉得自己很重要的感觉!」
「点头」
父亲节来临,涵妈和涵宝一起做了手工贺卡,亲手画上画写下祝福,配上涵宝买的礼物,送给爸爸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熊孩子第一次体味到付出也是一种快乐,而且是不一样的快乐。于是,一起探索快乐,发现生活中的物质之乐、精神之乐、艺术之乐、技能之乐……比较了各种快乐的不同之处后,追求的东西越来越“高”了。
「爸爸收到礼物开心吗?」
「开心!」
「爸爸抱着宝贝转了半天?」
「哈哈哈……」
「宝贝开心吗?」
「当然开心!」
「宝贝收礼物很开心,送礼物给别人也很开心!」
「对呀!哈哈哈……」
「开心几颗星?」
「5颗!」
「还有哪些时候宝贝也觉得很开心呢?」
「买好吃的。」
「还有呢?」
「玩玩具。」
「看好看的动画片。」
「还有呢?」
「讲故事。」
「还有呢?」
「过节日。」
「还有呢?」
「……」
「看儿童剧的时候,开不开心?」
「开心!」
「阿姨夸宝贝有礼貌的时候,开不开心?」
「开心!」
「宝贝会写自己的名字时,开不开心?」
「开心!」
「发现自己又长高了好多,开不开心?」
「开心!」
「好多好多的开心,是吧!这些开心都是一样的吗?」
「……」
「要是标星星的话,能打几颗?」
「3颗、4颗、5颗、5颗、5颗……」
「做不同的事情带来的开心是不同的,有的能开心很长时间,有的就是开心一下。吃一块糖的开心多,还是跟小朋友玩半天游戏的开心多呀?」
「嗯……玩的多!」
「也有的时候,做的不好可能带来不开心喔!小朋友们玩滑梯时有人不排队的会怎样?」
「大家都讨厌他。」
「宝贝好不容易才堆好的积木房子,有个小朋友却跑来故意推倒,还粗鲁地抢走了几块,宝贝是不是好伤心好生气?
「没礼貌!」
「餐厅里吃饭的时候,有小朋友在大吵大闹,什么感觉?」
「好讨厌哦!」
「别的小朋友也都和宝贝一样,不喜欢被人推、被人抢,不喜欢粗鲁,喜欢礼貌、友好。如果想要别的小朋友对自己很友好,是不是也要先对别人有礼貌呢?」
「嗯嗯嗯!」
「比心」
『涵妈随手记』:
为什么想要做贵妇?因为人不只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我想要受到尊重!
感觉上获得快乐与满足,有追求的目标就产生向前的动力,然而一味地沉湎于物质享乐又会使人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因为物质享受并不是人唯一的需求,且不是主要的需求,幸福也不是物质享受欲望的满足,人与动物不同,人还会追求更加高尚的东西。
精神世界的享受意义远远大于生理上的,空虚的头脑就像空虚的肚子一样,要填满一些东西才能让人满足。就像食物成为身体的营养一般,作为积极的人,我们不会忘记每天的精神粮食,即“精神追求”。如果能充实脖子以上的部分,就永远不愁填饱脖子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忧愁生活中的经济财务问题。
我们没有必要通过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以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与我们幸福感的提高成正比。
实际上,存在多种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途径,许多途径都比努力赚钱、尽情消费更直接地通向人生幸福。
一切真正追求精神超越的生活方式,都是在走更有创意地追求意义的道路。
“美好生活”的概念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指的是人们在拥有某些生活必需品(如食物和住房)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会选择的生活方式。
欲望在低等动物中是生活的主宰,但当我们探求人类历史的基本原则时,我们必须研究努力和活动的形式的变化。
最可怕的不是一时的物质短缺,而是长期的精神无聊,不知所需、无所事事才是最大的贫困。因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具有层次的,物质之上还有精神需求。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感到愉悦和尊严,还有那些诸如尊重、友谊、荣誉心等等决不可少的东西,都无法通过金钱来衡量和实现。若是一味沉迷于物质性的满足,则很容易陷于空虚。缺乏追求或目标的生活是空虚的,而物质的积累并不能填补这种空虚。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有发挥自己能力做出创造的需求。
就像马歇尔说的“发挥和发展活动的欲望,遍布于社会中每一等级的人。一个欲望或需要的满足不过是向某一新的追求前进了一步而已。在人类进步的每一阶段中,人类注定是要进行设计和发明,从事新的事业;而在完成这些新事业之后,还要以新的精力从事其他新的事业。”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能愉悦人心的一切,都存在有边际效用递减的法则。并且,仅靠先天的“得到”的满足感去获得快乐,不免会让快乐本身变得狭隘、快乐的获得途径也变得狭窄。就像年少时的味觉习惯一旦养成,成年后再也品不出其他美食的味道。
人一旦把自己变成一个缺乏生命和感觉的、单纯的物质性消费躯体,就会敏感尽失。真正有价值的快乐,未必全是物质,更可能是物质以外的东西。
事实上,让人感觉良好的来源有很多种,快乐的层次多样,快乐的感觉也需要训练。一旦触发出多维的快乐通道,快乐势必如同点线面的黑白平面画升级为VR电影一般精彩纷呈。
快乐的人不会坐等快乐出现,相反,他们会为快乐进入他们的生活创造机会,运动和挑战为生活增添快乐,尊严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