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他情绪问题重点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虽然孩子的语言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长进,会通过话语说出一些事情,但他仍然不会表达情绪,换句话说,就是他不认识情绪,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情绪。
只要不满足自己的心意,例如,做手工时不能达成目的,摆弄玩具时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瞬间情绪爆发,像过量充气的气球“嘭”就炸开了,整个人的状态是极端变化,突然间就会喷发惊声尖叫,不是哭闹就是乱丢东西。
当父母闻声过来查看时,他会描述事情“积木倒了,手工剪不好,玩具不好玩”等等,但他不知道自己情绪已经失控了,以及究竟自己目前是“什么样的情绪”,只会认为事情不好,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眼泪成了唯一的表达工具。
针对“情绪理解期”,需要着重于这两个方面的教育
一、认识情绪和表达情绪
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就指的是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一提到情绪,大人想当然地认为,“有谁会不知道自己情绪的呢?”事实是,小孩子确实不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到底自己是高兴?是悲伤?是害怕?是生气?还是担心?
小孩子不认识自己的情绪,非常需要父母的引导,但实际生活中父母的做法却是让孩子压制自己的情绪,否定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跌倒的时候,“不疼!不疼!宝宝最勇敢了!”
当孩子玩秋千、独木桥感到担心害怕的时候,“别怕!有什么害怕的,你看别人都可以,你要勇敢点!”
当孩子把某件事情做坏了,伤心落泪时,“哭什么哭,又什么好哭的!”
这些惯常用语听起来都没有问题,但却是引导孩子不要顾及自己的感受,自己感知的情绪,担心、害怕、悲伤都是不对的,它们都是不好的东西,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长久以往,孩子就不会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想告诉父母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只好压抑在内心,直到压不住了就喷发出来,形成父母看到的“突然样子”,实际上已经埋藏在孩子心里很久了。
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高兴、悲伤、害怕、忧愁,当父母看到孩子神态不对时,帮助他说出来“你有点不高兴!”,“摔倒了,一定很疼吧!”,“作业没做好,你一定很难过!”
同理孩子,告诉他究竟发生了什么,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情绪和感受连接起来,那么孩子会渐渐明白自己的情绪,也能和父母展开情绪上的对话和交流。
二、先告诉他情绪失控了,再学控制
认识情绪后,是不是就要控制情绪了?
答案是肯定的,但惯常教养却做错了。
当孩子情绪失控后,父母总是说,
“不许哭,有什么事好好说!”
“生什么气,发什么脾气,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那个时刻,孩子情绪极其激烈,搞不懂要怎么办,又被父母压制,他终究不知道要做什么,只好继续哭或者闹了。
也许,先告诉他,“你已经失控了,情绪太大,先停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怎么办!”
父母本身平和的态度,既是指导性的榜样,也是缓和他情绪的方法。
情绪理解期,也是孩子情绪忽高忽低,来得快,去得慢,他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好的理解,才会想着怎么去控制情绪。
对于6岁的孩子,在情绪教育上你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